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口腔科医学进展 > 唇诊秘诀(3)

唇诊秘诀(3)

2011-07-05 11:52 阅读:9978 来源:爱爱医 作者:q****e 责任编辑:qionghe
[导读] 唇诊是望诊的一部分,其内容主要表现在唇质和唇色两方面。
 

    唇色的诊断

    一 胭脂红色的唇象

    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胭脂之红,其色鲜艳甚至于常人,此色多因脏腑久受湿热,蕴郁不解,化生蛔虫。

    辨证:凡见此唇色,验其大便,必有蛔卵。如兼紫色,略欠鲜明者,乃寒热交杂之蛔症。临证稍加留意,则一目了然。

    治则:如系湿热化生之蛔虫,师乌梅丸法,按症化裁治之。

    二 下唇深红

    形态和病因病机:下唇深红,但红而晦黯无华,多属脾虚运化不强,症现食少神倦四肢困乏等象。

    辨证:色虽深红而不明匀,唇上神气不充,晦而不润。

    治则:温补脾肾,增强运化,六君子汤加益智仁,砂仁,淫羊藿。

    三 唇色红如血染

    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红如血染,两唇闭口合缝处,隐现烟熏之色,此三焦热炽之象。如唇外侧红如血染,内侧反现淡白无华,此为脾寒胃冷之故。

    辨证:唇侧现烟熏色,热邪入营,证多见喉疼齿痛,心烦,便秘,溲赤,此三焦之热闭郁不得疏解之故。唇外侧虽红如血染,而内侧唇肌反淡白,乃脾土虚寒,故外唇反红如血染。证见清唾满口,兼有腹满胃胀,四肢疲乏,便溏等象,且环唇白肉多现青黄之色。

    治则:治三焦郁热,用辛苦寒凉,佐以清营解毒。治脾寒,温中扶阳药中少加一味苦寒,以从治之,其效佳。

    四 干红色唇象

    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干红,出现此种现象,多因血热之故。

    辨证:唇皮干红不润,唇深红无泽,白肉处隐现紫赤,此为液燥血热的表现。其症有热气上冲,眩晕,烦躁,或兼失血征象。

    治则:甘寒凉血清降。

    五 上下唇异色

    形态和病因病机:上唇深红,下唇淡白。上唇属胃,上唇白肉和人中属肾,上唇左右两角属胃和大肠。因胃中伏热不解,故上唇深红。下唇属脾,下唇白肉凹处属脾和肝胆。下唇两角,属膀胱和小肠,下唇淡白,系脾寒血不充于下唇之象。

    辨证:上唇戏而鲜明,下唇淡白微青,症多现能食易泻,面赤四肢倦等,此为胃热脾寒之像。下唇深红,上唇淡白,乃胃冷脾热之象,症见欲呕,不思食,头昏闷,胸痞。

    治则:治胃热脾寒,当温脾清胃。治脾热胃冷,当凉脾暖胃。

    六 灰黑色唇象

    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略灰黑,唇质微胖。此种唇象多属于痰饮为患。

    辨证:唇皮略现光亮,症见眩晕咳逆,大便结,小便黄。有时略感恶心,此为中阳不足,痰饮内停之象。

    治则:当用辛甘温化阳气,兼涤饮除痰。

    王老案:老人,年70,眩晕发喘,不食,便秘溲热。医用二陈汤用清利之剂,转剧。王老见唇色略灰黑,且唇胖,脉长,按之劲而鼓指,舌苔干黄,中有灰黑苔。为寒水浊痰,留聚中宫,中下之阳不能鼓运所致。用大剂苓桂术甘汤加老姜,附子,半夏,四剂而愈。

    七 微黑唇色兼紫红

    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微黑中兼见紫红。此种唇色,多内实之邪淤积大腑。

    辨证:其色鲜明,症多见于心烦口干思饮。腹坚,夜不能眠等象。

    治则:攻其淤积,通其雍滞,使其邪从大便出,自愈。

    案:张X,症如前。余用桃仁承气汤加败酱草,黄连,连服三剂无效。其丈人何X,为山乡医,加大我方中大黄,再加韭子12。服后泻大便多,愈。

    八 乌黑唇色皮厚

    形态和病因病机:此淤热壅于上焦,肺气失其清肃,心阳失其宣化所致。

    辨证:此症多见于老人,多表现心悸气喘,下肢肿胀,行动困难。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壅,诸气均壅,当急平其壅。

    治则:宜清邪行水,通淤清肺,使肺气通畅,不致壅堵。

    案:田X,证如上。治以自拟红败汤:败酱草30,红藤30,通草10,茜草15,紫草12,苡仁30,冬瓜仁30,桃仁12,白茅根30,豆卷30.十剂而愈。

    九 唇色紫黑如猪肝

    形态和病因病机:此系淤血攻心之象。

    辨证:产妇血晕以及剧烈的心绞痛多现此唇色。

    治则:用攻淤活血。如血热,加凉血之品,血寒加温血之品,虚者,又当清中寓补。

    案:闫姓妇,产后昏迷。唇色乌黑,肢冷,口流乌血水,诸医皆谓不治之症。余断为淤血攻心,用三七,莪术,白芷,当归,韭子,桂枝,生姜,山甲,加西洋参,童便,水酒为引,服之即醒,原方加减而愈。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