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技术不应该一棍子打死(2)
2010-11-04 16:22
阅读:2295
来源:健康报
作者:水**南
责任编辑:水北天南
[导读] 不管是肖氏反射弧还是手术戒毒,这些都被称为“灰色技术”,它们缺乏完善的科研设计,甚至存在很多漏洞与危险,但是对于灰色技术不应该一棍子打死
“灰色技术”之所以引发争议,就是因为提供给患者的临床服务必须成熟、安全、可靠,必须通过长期观察随访,并经过严格设计的科研验证。科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不足的研究项目,理所当然受到质疑。然而任何医疗技术、手段都应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尽可能地掌握更多实际数据,谨防“一管就死”与“不闻不问”。
据了解,共计有17项技术被纳入首批第三类医疗技术管理中,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肿瘤热疗治疗技术、人工心脏植入技术等,属于风险性高,安全性、有效性尚需验证或者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的医疗技术;而克隆治疗技术、自体干细胞和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基因治疗技术、中枢神经系统手术戒毒等,不仅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还包含着重大的伦理问题。卫计委还将根据第三类医疗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陆续发布允许临床应用的其他技术目录。这就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灰色技术”被纳入监管。
“灰色技术”在安全性、有效性等临床疗效上并不确切,或者涉及重大伦理风险。但是学术界鼓励创新性研究,对于“灰色技术”,一棍子打死不是解决之道,而应该严格监管,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医学伦理等方面的评估和探索研究。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