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一附院出事:9名手术患者使用的微血管吻合器“消失”涉事医生停职调查
2022-01-05 00:00
阅读:8526
来源:爱爱医
作者:爱爱医小编
责任编辑:爱爱医小编
[导读] 成立专班调查!这名医生出大事了
这一两年,郑大一附院类似的负面新闻,好像一直没断过!
植入体内不可吸收的手术耗材“凭空消失”
近日,新京报的一则报道,将郑大一附院推入了风口浪尖,网友称,这两年郑大一附院类似的负面新闻,好像一直没有断过!3年前,王某某不慎被电锯割伤左手拇指,被工友送到入住号称“宇宙最大的医院”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
在住院期间,其住院及手术费用总共是6.2万元,在这所有费用中,2个“微血管吻合装置”的费用,就占了总医疗费的一半以上。但2021年12月9日,王某某到医院拍摄X光片时发现,原本植入体内、不可被吸收的“微血管吻合装置”不见了。除了他之外,还有另外8名患者也有同样的遭遇。
主治医生:术中不适用被裁除
他们9人入院的时间在2016年至2018年间,时间跨度长达3年,同时他们还有同一个主治医生,该院急诊外科的副主任医师王福建。
面对患者和记者的询问,王福建称:“微血管吻合装置”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血管通畅率,但为部分患者使用后,发现血管未通畅,只能裁切掉该器材重新进行血管缝合手术,以保证手术效果。王医生解释称,“吻合器”是一次性耗材,吻合环闭合之后,无法再二次使用,为此钱不能被退回。患者质疑王医生,这样做是为了收回扣,需用耗材计费,他表示不存在这种情况。至于为什么不告知患者,王医生并未给出明确的回复。
微血管吻合装置价格较为昂贵,医保并不能报销。为此,即使真如上述王医生所说那样,使用失败了,也应该告知患者、展示废弃的器材,不然无法证实是否真的在手术中有给患者使用过。这件事的曝光,不管事实真相如何,医生形象又一次被毁是不争的事实!12月31日,涉事王医生被停职,等待他的将是医院专案组的调查。
不翼而飞的医疗器材并非个例
今年4月份,郑州六院一位医生,公开举报该院骨科和神外科主任,用低价普通螺钉代替高价的微创钉植入患者体内,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翼而飞的高价微创钉,即使后来患者发现了,也不会进行举报。因为患者自费部分较少,很多人都懒得折腾。同为医生,有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时,有人已经腰缠万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利益,伤害的除了患者还有我们自己!
医生是医疗灰色利益链条中的“背锅侠”
作为医生,很多时候我们都有可能沦为医疗灰色利益链中的“背锅侠”。这不是在为医生辩解,更不是为犯下错误的医生开脱。几年前,医疗界有医生(少数)拿提成,拿回扣是公开的、心照不宣的秘密,有些人更是因为回扣赚得盆满,钵满。在这种畸形的行业发展之下,随着国家不断的整改和打击,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些贪腐的人只要被查,必定严惩!但即便是这样,在老百姓心中,哪怕是面对一心一意为患者着想的医生,依旧会觉得他们在拿提成、吃回扣,也正是这样,这些医生很容易被无辜伤及。而那些真正贪腐的人,却很难伤及根本。长期以往,谁能保证这些医生能够一直不忘初心,坚守为医者的底线和良知呢?我们的体制还需完善,医生的形象还有待提高!而完成这些条件的前提,是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