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PNAS:专家揭示麻疹病毒感染新机制

PNAS:专家揭示麻疹病毒感染新机制

2012-12-04 10:50 阅读:2975 来源:生物通 作者:网* 责任编辑:网络
[导读] 细胞受体是病毒入侵易感细胞和启动感染的关键。到目前为止已经鉴别出了3种麻疹病毒细胞受体——膜辅蛋白CD46、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因子SLAM和粘附分子Nectin-4。

  麻疹是常见于儿童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尽管相关疫苗早已问世,全球目前每年仍有约12万人死于麻疹。麻疹的传染性很强,未接种疫苗者如与麻疹患者接触,其患病几率可超过90%,因此仍是当前全世界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细胞受体是病毒入侵易感细胞和启动感染的关键。到目前为止已经鉴别出了3种麻疹病毒细胞受体——膜辅蛋白CD46、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因子SLAM和粘附分子Nectin-4。前两种受体与麻疹病毒血凝素(MV-H)形成复合体的结构已经获得报道。Nectin-4近期是上皮细胞中鉴别的一种受体,可接触麻疹病毒并帮助其穿过上皮细胞,在麻疹病毒进出人体呼吸道时起关键作用。但目前研究人员对于它与MV-H的结合模式仍不清楚。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解析了人类nectin-4细胞膜远端结构域与MV-H形成的复合体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nectin-4通过N末端IgV结构域独特地结合了MV-H β4-β5槽;这一接触界面由疏水性相互作用支配。研究人员发现MV-H的nectin-4结合位点与其他两种受体的结合位点存在广泛重叠。

  新研究表明位于MV-H β4-β5槽中心的疏水口袋与结合所有三种鉴别的麻疹病毒受体有关,代表了抗病毒药物一个有潜力的靶点。

  高福研究组近年来发表了多项重要的成果。不久前,其课题组分析了源自危地马拉小黄肩蝙蝠甲型流感病毒的H17N10,获得了分辨率为2.20的晶体结构。为解开关于蝙蝠流感病毒H17N10所具有的独特基因组的谜题提供了结构生物学依据,这一研究不仅为解析唾液酸酶超家族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依据,而且也有助于揭示蝙蝠流感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