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新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癌症相关死亡率的风险,并可以降低或预防远处转移的风险。Peter M. Rothwell,牛津大学教授,是三个研究的主要作者。
第一项研究 日服阿司匹林对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短期效应
该研究3月21日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对比日服阿司匹林和不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发现在51个临床试验中,阿司匹林均可降低非血管性死亡(1021 vs 1173例死亡;OR,0.88;p=0.003)。当数据变为34个临床试验时(n=69224;89%总队列),阿司匹林组比对照组的死亡人数明显减少(562 vs 664;OR,0.85;p=0.008)。
鉴于最近和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中血管性事件发生率非常低,癌症预防作用可成为这类设置中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
引人注目的结果 但存在局限性
在同期述评中,Andrew T. Chan博士,来自哈佛医学院,指出,尽管这些结果非常令人信服,但也有其局限性。这些分析中排除了最大的随机试验。妇女健康研究(WHS)中,39876名女性隔日服用100mg阿司匹林,超过10年;医师健康研究(PHS)中,22071名男性隔日服用325mg阿司匹林,超过5年。这两个研究没有被纳入,主要是因为隔日服用和每日服用之间存在生物学效应的差异。但是,这两个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对降低结直肠癌风险和总体癌症发病率或死亡率没有关联。
另一个限制,是研究者只用了6个随机对照试验去分析低剂量阿司匹林在癌症一级预防中的作用。在这6个试验中(n=35535),显示阿司匹林在3年后可降低癌症发病率,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
第三个限制是因为这些纳入的研究都旨在讨论心血管终点,没有关于癌症筛查或监测的信息。
最后,一些分析受到数据质量的限制,一些估计是汇总了个体水平的数据。
这些数据应该不是阿司匹林的最终结论,还不足以做出以人群为基础的推荐,因为WHS和PHS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制衡作用。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日服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事件,即使有令人信服的理由认为阿司匹林的血管和抗癌效益超过颅外出血的危害,一般严重的不良效应,例如不那么严重的出血在这些分析中没有涉及。
第二项研究 日服阿司匹林对癌症转移的作用
该研究也是3月21日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对5个大型的随机临床试验进行了分析,这些临床试验研究日服阿司匹林(75mg或以上)预防血管事件的作用。该队列包含17285个参与者,987个人在随访6.5年中发现了新的实体瘤。
阿司匹林科降低癌症远处转移的风险36%(p=0.001),对于腺癌,风险可降低46%(p=0.0007)。对于在初次诊断时腺癌没有转移的患者,在随后的随访中发现,阿司匹林的使用可降低转移风险约70%。
阿司匹林可降低腺癌患者的癌症死亡率,特别是那些在诊断时没有转移的患者。阿司匹林还可以降低致命性腺癌的整体风险,但对于其他致命癌症没有此作用。这些作用独立于年龄和性别等混杂因素,但是绝对的最大受益者吸烟者。
第三项研究 阿司匹林对癌症发病率和转移的作用:观察性研究 vs 随机对照研究
该研究3月21日发表在柳叶刀肿瘤杂志上,观察阿司匹林对癌症转移的作用,但是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在阿司匹林对20年癌症特异性死亡率的作用上,作者比较了观察性研究和随机试验的结果。他们进行这种比较,因为尽管随机试验可以明确建立结直肠癌、其他实体瘤和转移的风险,这类试验缺乏统计学力度去建立对不常见癌症和妇科肿瘤的作用。观察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数据。
总体上,观察性研究的结果与随机试验的结果类似,显示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某些癌症的长期风险以及远处转移的风险。
在6个入选的随机试验中,阿司匹林组可降低结直肠癌的20年死亡风险;在26个病例对照研究中,阿司匹林和结直肠癌风险降低也具有相关性。
研究者观察到食管癌、胃癌、胆管癌和乳腺癌的风险降低,病例对照试验与随机试验的结果高度相关,最大的效应是在消化道癌症中观察到。
在5项研究中,常规使用阿司匹林与癌症远处转移风险降低有关;在7个研究中,与区域性转移的降低无关。这些结果与随机试验的结果一致。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详细]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约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