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诊疗指南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2011年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2011年版)

2012-06-04 15:08 阅读:4125 来源:爱爱医 作者:贾* 责任编辑:贾敏
[导读]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辅助检查:胸片、心电图或超声心电图显示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及/或右心房增大表现。

    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ICD–10:I27.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胸廓疾病等病史。
    2.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衰竭的相应表现。
    3.辅助检查:胸片、心电图或超声心电图显示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及/或右心房增大表现。

    具有以上1加2条或1加3条,并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即可作出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治疗原发病。
    2.降低肺动脉高压。
    3.纠正心力衰竭。

    (四)标准住院日为15–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7.9慢性肺源性心脏疾病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功能、D-二聚体(D–dimer)、血沉、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病原学检查;
    (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功能(病情允许时)。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胸部CT、B超、心肌酶学检查、双下肢静脉超声等。

    (七)出院标准。

    1.症状明显缓解。
    2.临床稳定72小时以上。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延长住院时间。
    2.病情严重,需要呼吸支持者,归入其他路径。

    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ICD-10:I27.9)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5–30天

    点击下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表单

    免费下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