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无偿献血“亮红灯”暴露四问题(2)

无偿献血“亮红灯”暴露四问题(2)

2012-01-04 08:50 阅读:1886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去年12月22日,协和医院医务人员集中义务献血。 血荒年年有,今冬更严重。受郭美美事件、网传千袋过期血流入医院等事件影响,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经历了空前的信任危机,加之气候影响,预计年采血量同比下降严重,京城多家大医院的用血手术亦因此延期。血荒

    合理用血行为待规范

    提高献血率的同时,规范临床用血更是必不可少的举措。

    “开源节流”是保障本市血液库存稳定、临床用血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的关键。提高献血率的同时,规范临床用血更是必不可少的举措。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输血科主任李碧娟曾透露,在一些省、市综合性医院病历抽查时发现,临床不合理用血的比例超过50%,主要表现为过度输注红细胞、“少量血”“安慰血”“搭配血”、滥用血浆等现象严重。

    “现在采供血机构采血量下降,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这是多因素造成的”,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输血科主任纪宏文表示,一方面,并非所有手术都适用于输血或大量输血;另一方面,输血的合理剂量尚无严格的标准和适用范围,因此,对输血适应症和剂量掌握对医生是个考验。

    血液供应与临床用血的矛盾不断加剧,甚至影响医院的正常医疗工作。如何杜绝不必要输血,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作为用血大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将单病种用血量作为病房绩效考核和评优指标。实施综合的血液管理措施后,医院2011年平均每例手术红细胞和血浆用量比2008年减少逾五成。

    献血者用血手续被指繁琐

    各地献血奖励标准、用血返还标准等不统一,有些献血者用血后,要通过邮寄相关票证等方式,到献血地报销费用。

    在不少献血者看来,让自己和家人免费用血是主要的献血理由。但实际上,因缺少全国联网的献血信息系统,献血者用血时不能在医药费中直接扣除,而需先垫付用血费,然后拿着献血证到献血地区的卫计委门报销。

    “5年里,我在广州、北京等多个城市献过血,每次都是200毫升,但我爱人手术住院想享受用血福利时,却发现不是一般的麻烦”,家住大屯的朱先生抱怨说,要先支付近千元用血费用不说,还要拿着身份证、献血证、住院明细等到区县献血办报销。

    按照北京规定,献血者自献血之日起10年内免费使用献血量五倍的血液;献血者的配偶、直系亲属自献血者献血之日起10年内可以免费使用献血量等量的血液。“献血时方便无阻,用血时为什么这么复杂?”朱先生不解。

    “献血容易用血难”的不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献血者的热情。各地献血奖励标准、用血返还标准等不统一,有些献血者在用血后,要通过邮寄相关票证等方式,到献血地报销用血费用。

    无偿献血有偿使用存误区

    临床使用的血液本身不用花钱,大家为200毫升血支付的费用,是血液从采集、保存、检测到运送等环节支付的成本费。

    “血液中心是公益机构,无偿献血毋庸置疑,但用血时为什么要交钱呢?”不少市民想不明白,200毫升“爱心血”在医院的价格却高达300元左右。去年8月1日,《人民日报》一篇关于“无偿献血为何有偿使用”报道引发公众高度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临床使用的血液本身并不用花钱,大家为200毫升血所支付的费用,其实是血液从采集、保存、检测到运送等环节支付的成本费。

    同时,对血液和献血知识不了解是公众长期以来存在的认知误区。“献血会发胖吧?如果献过一次后不经常献的话,身体会难受吧”,听说献血“会上瘾”后,本科毕业的白小姐至今仍对献血“敬而远之”。

    有调查显示,在千余名投票者中,53.41%的人从来没献过血;37.87%的人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献一次。由于担心献的血没有帮到真正需要的人,37.33%的人会直接把血献给身边人;26.7%的人出于献血安全、用途等一系列问题,明确表示不会去献血;6.54%的人表示自己献血是单位或学校的要求,属于不情愿的“被献血”。

    对此,市血液中心多次强调,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占总血液5%―10%,机体会刺激器官加快制造新血液,不会影响健康,但公众对无偿献血的知晓率和正确认识尚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

  • 1
  • 2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