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连体婴儿分离术19年后考上大学 回医院谢恩
2015-08-04 15:51
阅读:1224
来源:重庆晨报
责任编辑:李思民
[导读] 手术后不到一个月,哥哥谷新因为心脏畸形夭折,谷桥却坚强地活了下来。“我叫谷桥……”昨天下午5点过,看着曾经瘦弱的婴孩长成翩翩少年,参加过19年前那场“战斗”的医生们脸上满是欣慰。
“感谢所有给我第二次生命的人。”昨天下午,新桥医院心外科办公室内,谷桥向在座的医生们深深鞠了一躬。19年前,连体婴儿谷新和谷桥在这里接受了分离手术。手术后不到一个月,哥哥谷新因为心脏畸形夭折,谷桥却坚强地活了下来。
今年,以603分的好成绩考入大学的谷桥,昨日回到这个给他第二次生命的地方,向所有曾经帮助过他的人,道一声最诚挚的感谢。
“我叫谷桥……”昨天下午5点过,看着曾经瘦弱的婴孩长成翩翩少年,参加过19年前那场“战斗”的医生们脸上满是欣慰。
1996年10月13日,大足一个普通人家,谷桥和哥哥降生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兄弟俩是连体婴儿。当天,兄弟俩就被辗转送进了医院。1996年11月11日,兄弟俩进行了分离手术,手术持续十多个小时最终成功了。
家人为了感谢医院,将兄弟俩取名为谷新和谷桥。但手术后不到一个月,哥哥谷新因为心脏畸形夭折,谷桥却坚强地活了下来。
为救两婴儿100多名医生出动
昨天,听说谷桥来到医院,当年曾经参与手术的医生们早早赶来。
医院专家救治组组长、前任院长王卫东回忆,当年检查发现,谷新和谷桥从胸口的剑突到肚脐位置紧紧相连,并且胸心、腹部内还有多处脏器畸形。当年国内还未有成功进行该类型连体儿分离手术的报道。
当年手术成功后,王卫东把谷新、谷桥认作“干孙儿”,得知谷桥考上大学,王卫东表示大学四年每年资助他5000元学费。
儿科原主任赵聪敏教授一把搂住谷桥,泪水在眼眶中不停打转。
赵聪敏说,当年为了救这兄弟俩,医院20多个科室出动,有一百多名医生参与。谷新身体较弱,在医院大大小小的抢救进行了数百次。虽然谷新最终还是没能保住,但看到谷桥长大,还高分考上大学,他由衷感到高兴。
肝胆外科原副主任梁平当年也参与了分离手术。梁平说,这次成功的手术为以后多例连体婴儿分离手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手术前父母面临艰难抉择
1996年,24岁的谷卫华刚从部队复员回到大足拾万镇的家,没多久妻子就将临盆。
可接下来的一切,让谷卫华不知所措。双胞胎儿子是连体婴儿,如何手术、手术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对于这个男人来说,难以抉择。“当时妻子在大足老家,医院如何抢救孩子都由我一个人做决定。”谷卫华承认,当时确实做过最坏的打算。
手术中的风险以及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压得谷卫华喘不过气。“当时通信不发达,直到手术后第三天,妻子才知道手术已经进行。”谷卫华说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度过那段时间的,是两个孩子的坚强和医院的支持给了他希望。
手术后的第三天,匆匆赶来的妻子和家人让谷卫华的心得到一丝慰藉,但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情况还是发生了,手术后不到一个月,谷新不幸夭折。
成长经历:父母教育孩子生命来之不易
谷新的夭折,让一家人将更多的爱投入到谷桥身上。小时候的谷桥很懂事,性格开朗。但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谷卫华发现谷桥变得内向起来,“应该是在学校有同学议论他。”谷卫华猜测。
谷卫华说,他们从未想过对谷桥隐瞒这些经历,也以此教导他,他的生命来之不易。在谷桥10岁那年,夫妻俩再次生下一名男婴,对于弟弟的到来,谷桥有些不喜欢,嚷嚷着说不喜欢弟弟。“他说他喜欢妹妹。”谷卫华笑着说,看着后来谷桥耐心照顾弟弟,他也安心了。
但是初中的一次经历,让谷卫华着实操了不少的心。“他说他不想读书了。”谷卫华说,那次他与谷桥聊了很多,那一晚谷卫华失眠了。“但看到第二天他早起上学,我才稍微宽心。”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