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卫生计生委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最强烈、反应最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通过多种有效举措,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医政处处长刘先夺表示,卫生系统将逐步实现便捷就医、人文就医、安全就医、明白就医、智慧就医,从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优化诊疗流程,提升人民群众就医体验。
信息化建设服务患者就医
“用手机扫描医生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不同医生所擅长的专业领域,患者在选择合适自己的医生实就更有针对性了。”天津市一中心医院信息处副处长左琳说,“我们通过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将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地服务。”
“在医院的官方网站,我可以通过输入化验申请单号码和与申请单对应的患者姓名就能够查询到自己的化验结果。”患者王平说,以前看病等候时间太长,看医生要排队,取化验报告还要排队,现在方便多了,提前预约挂号,到了预约时间再来看病,化验结束后也不用等待,可以通过自助设备打印结果,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化验结果。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中心医院仅提供检验结果的网络查询。“检验在医疗上属于客观报告,是机器测出来的数据,检验老师只是质检人员。”左琳说,“出于安全考虑,医院暂时还没有开放放射或超声等以医生主观判断为主的诊断报告。为了保护患者的隐私,必须准确无误地同时输入完整的申请单号和患者的姓名,才能够查询到检验结果。”
超声会诊中心
由于医院的超声检查诊室相对比较分散,在出现疑难病症或是诊断不明确的情况时,需要请主任做会诊,这就要需要患者重新去主任诊室再次检查。一中心医院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替代患者“跑腿”,建成了超声会诊中心。“超生主要是由医生在做诊断,医生的手法、按压力度和患者**跟诊断结果有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每一个诊室都安装了*,将超生图像和患者**图像一同传送到超生会诊中心。”左琳介绍说。
记者在超声会诊中心看到,这里配了9块大屏,既可以分屏显示,又可以合并成一个大屏。当超声医生需要主任会诊时会通过电话进行联络,随后主任可以通过大屏幕的图像对医生进行远程指导,并分析病情,绝大部分病人的疑问都可以通过这种远程监控的方式解决。这样,既避免了患者往返于不同的超声检查诊室,又能达到主任会诊的效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中心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体现得无处不在。国际诊疗中心开通了二次候诊叫号制度,使患者就医更加有序。“以前看病总也排不上,后来发现很多去做检查的患者回来后直接就找大夫,导致第一次看病的总被‘加塞’,现在好了,有了二次候诊,每次叫一个新患者,一个二次候诊患者,我觉得这样还是比较公平的。”正在排队看病的王大娘说。此外,电子病历建设也是一中心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一个突破。“目前,我院的电子病历系统不只是简单的病历文书部分的建设,而是包含了患者在医院期间发生的所有诊疗行为的电子记录。”左琳介绍说,“我们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已于2014年初步建立完成,近一年始终在根据医护人员提出的建议进行不断修缮。目前,检验、用血、手术、超生、放射等检查检验结果都能在电子病历中供医生查询。医生可以通过手机登录电子病历平台,随时随地查阅到自己所诊查过的所有患者,实现了信息查询的便利化。”
优化门诊就诊流程加快推进双向转诊
记者了解到,优化门诊就诊流程作为三中心医院2015年重点工作项目正在稳步推进。“目前,门诊患者服务中心已经完成为门诊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为患者鉴诊、导诊、就医咨询、复诊指导、预约挂号、预约诊疗、用药咨询、医保政策咨询等。”三中心医院副院长**介绍说,这些便民服务的开设都遵循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使门诊就医体验得到了很好地改善,绝大部分患者需要咨询的问题都能够在这个服务中心得到解决。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