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范利:医改进入深水区 “以医养医”势在必行

范利:医改进入深水区 “以医养医”势在必行

2015-03-04 16:37 阅读:1703 来源:华夏医界网 作者:老* 责任编辑:老者
[导读] 全国政协委员、**总医院副院长范利接受记者采访。范利认为,十年医改取得很大成绩,但新老矛盾错综复杂,面临重重困难,医改进入深水区,真正深入医改就要避免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表面改革或换汤不换药的口号改革,必须从根本上理清和解决医院生存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总医院副院长范利接受记者采访。范利认为,十年医改取得很大成绩,但新老矛盾错综复杂,面临重重困难,医改进入深水区,“真正深入医改就要避免”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表面改革或”换汤不换药“的”口号“改革,必须从根本上理清和解决”医院生存发展应该靠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这才是医改的正确方向。”

    “非医养医”隐蔽性强,危害性大

    范利认为,长期以来,医疗机构发展没有挣脱“非医养医”机制的羁绊。医药价格高、百姓看病贵的根源,除了医疗供需矛盾增大之外,医疗投入严重不足,“非医养医”的补偿和薪酬机制是根本原因。克服“以药养医”的“医药分家”改革,并没有切断“医”与“药”的紧密联系,药企**仍暗流涌动,“统一招标”制度也没有从上游有效遏制暗箱操作和采购**现象。因此,把医院、医生用“非医”手段紧紧捆绑在“养医”利益链条上,“以药养医”(开大处方)、“以查养医”(过度检查)、“以骗养医”(造假骗取医保)等手段就会不断出现,隐蔽性强,且危害性大。

    应对公立医院采取国家财政保障、激励和监管机制

    对于问题的根本原因,范利说:“这些问题之所以难以决绝,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在机制上没有彻底解决好‘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和医务人员薪酬制度’这个问题”,范利认为深入医改,医疗机构发展必须运行“以医养医”的健康机制,建立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和医务人员薪酬制度,坚持“以医养医”确保公益性是获得补偿和薪酬的唯一途径,是深入医改的重要内容,大势所趋。

    “办好医院,服务人民,对公立医院采取国家财政保障、激励和监管机制,对服务目标完成好、群众满意度高的医院,**给予大的财政投入正向激励;反之,则应适当减少补助。”当好医生,服务患者“,制定规范、可行的考核指标和办法,对医务人员实行绩效薪酬和奖罚制度,实现多劳多得、优劳多得、奖勤罚懒、奖优罚劣,适当拉开收入档次。”

    完善医院、医生分级标准 加大监管防范

    范利认为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和医务人员薪酬制度除了建立一套“好医院”“好医生”标准外,应该建立一套“坏医院”、“坏医生”的标准,在设定的框架里调动医院医生积极性,让他们不愿、不能、不敢触碰红线。

    “在制度设计之初就应该尽量没有大的漏洞,在监管防范机制上,就能及时发现堵住漏洞,随着机制不断完善,可以让医院回归医院,让医学回归医学,让医生回归医生,确保医院在医疗市场阳光地生存、赢利和发展,确保医生在岗位竞争中阳光地工作、挣钱和生活。广大患者也将获得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人性化医疗服务。医疗**现象也将从根源上杜绝。”

    就建立“以医养医” 补偿机制和薪酬制度,范利提出了几点建议:

    1.必须有顶端设计和高层领导。

    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和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改革,不单纯是卫计委一家的事,牵涉部门多、影响广泛,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离不开顶端设计和高层领导。需要一个在国家层的总的指挥部负责统筹。建议把深化医改领导小组与***担任组长的全面深化改革小组挂钩,那样才能真正理顺关系。

    2.处理好公益性与市场化关系。

    不应该把医疗服务公益性和市场化对立起来。“市场化”不是万恶之源,“去市场化”就绝非万全之策。不论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需要首先解决医疗服务公益性问题,也都必须在公平的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因此,需要研究医疗市场不断变化的规律,积极拓展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技术,满足医疗市场需求;同时下大力气克服“市场化”的副作用。离开公益性的绝对市场化是医院发展的“错路”,绝对去市场化是医院发展的“旧路”,没有动力不说,经不起市场竞争的医疗服务也很难谈上“公益性”.

    3.界定好**与市场责任问题。

    医药卫生服务千头万绪,**不能不管,也没有必要和可能大包大揽,应明确界定**与市场各自分工责任。一般来说,属于人民享有的基础医疗设施建设和基本医药卫生服务应由**承担责任、提供保障,坚持公益性质,起到主导作用;而属于特需服务、保健养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等,应由**积极引导,行业自行管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作用。

    4.处理好财政“养好”与“养懒”的关系。

    **加大财政投入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没有科学合理的考核,就没有科学合理的补偿和薪酬。医疗行政部门没有足够能力对医疗机构及医生进行准确的绩效考核,由**部门决定工资分配又导致论资排辈的平均主义**的问题,不利于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因此,必须探讨“财政养医”条件下最合理的补偿机制和薪酬制度,克服财政养“懒”的弊端。放开医疗市场,提供足够的医疗机构和医生供患者自由选择,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按照医疗质量和数量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考核,让医院和医务人员通过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医疗服务这个唯一途径获得**财政输血和市场经济回报。

    5.向基层进行特殊政策倾斜。

    在制定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和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困难,不能与大医院同等对待,应该给予特殊政策倾向,尤其偏远城镇乡村医疗单位和一线医务人员。对他们适当加大财政投入、补贴和人才技术扶持,改善医疗条件和生活待遇,继续稳定、巩固、加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