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医改必须走出这些认识误区

医改必须走出这些认识误区

2015-03-04 16:22 阅读:880 来源:环球医学资讯 作者:老* 责任编辑:老者
[导读] 新一轮医改已经进行了五年,这五年取得了不少成绩,例如基本实现医保的全面覆盖。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整体感受还未提升。大家都希望医改尽快步入深水区,动一动根本医疗体制的奶酪,不让医改仅在边缘徘徊。时下,最要紧的是走出医改的认识误区,让医改步入正轨

    新一轮医改已经进行了五年,这五年取得了不少成绩,例如基本实现医保的全面覆盖。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整体感受还未提升。大家都希望医改尽快步入深水区,动一动根本医疗体制的奶酪,不让医改仅在边缘徘徊。时下,最要紧的是走出医改的认识误区,让医改步入正轨。

    医改在摸爬滚打中行进了多年,但是成效依然不显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缓解,这究竟是为什么?医改真的改到“点子”上了吗,还是被枝枝节节的问题推到了边缘?

    其实,医改中存在太多认识误区,这些误区把医改引向了歧途。

    误区一:医疗犯错,惩罚医药

    药价虚高的根本问题是体制的漏洞,正如我们看到,药品市场药价并不,药品只是消瘦到了公立大医院后,价格才突然升高。医改不去解决医疗体制弊端,却跑去干涉药品营销,取消医院与药厂直接购销买卖,包办药品招标价格,只管定价,不管掏钱,以权寻租,迫药业搞公关、行贿,争取定高价,留出巨大空间给医院、医生送回扣,才能销出自己的药品。一招下来,药品全面涨价。医疗犯错,惩罚医药,把原来药业市场化改为**包办,张三犯错责罚李四,这样的医该怎么有成效可言?

    误区二:公立医院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

    所谓事业单位,是指从事公共服务,其工作成果不能体现为货币或能用货币度量的物资,事业单位也是由国家全权拨款负责的。可是目前的公立医院,究竟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国家对其投入不够,医院为了生存也要靠自己在市场上“谈斤论价”,看病讲价钱,这已经失去了事业单位的意义,是不折不扣企业的体现。无论将事业单位按照企业来管理,还是将企业按事业单位来管理,都是违背规律的。

    误区三:**包办就一定有公益性?

    所谓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其实就是**掏钱为公民购买服务,如果**只包办,不掏钱,90%以上需要从服务中收费,就不可能有什么公益性。事实证明,**包办的不一定有公益性。医改,不能再拿公益性说事,不能再为**不放权找借口,为**包办找理由。

    误区四:竞争造成药价虚高?

    许多人都认为药价虚高是药厂太多,药店太多,大家竞争的结果。殊不知,竞争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在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所有市场主体都会受到竞争压力,克勤克俭,励精图治,提高经营效益,降低经营成本,争取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中质量最高,价格最低,赢得消费者的信赖。相反,在少数厂家垄断的生产市场,或者少数商家垄断的消瘦市场,必然出现价格虚高,或者质量下降,消费者别无选择,乖乖挨宰。我国现在的公立大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就是借用**给予的多种特权,取得市场垄断地位,为患者提供高价服务,造成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他们没有竞争压力,无所顾忌,可以随意提高药价,造成药价虚高。

    误区五:看病难看病贵是过度市场化与**缺失造成的??

    事实证明,我国的医疗行业从来没有缺失**包办,一直以来沿用的计划经济旧体制,用行政化破坏市场化的错误道路,使中国人看病更难更贵。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发挥好市场调节之手,而不是一手包办。

    中国的医改,就是被这五个错误理念引进死胡同,左冲右突出不来。所以,医改要向前走,首先得走出这些误区。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