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太可怕。这是一句民间俗语,但是确有道理。最近就发生了一件因为不理解医学用语而产生的暴力伤医事件。虽然普通患者不了解医学用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不知道“骨折”就是“骨头断了”确实有些令人啼笑皆非。不过,在我们吐槽这件事情的同时,也应该反思,在面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时,是否应该更加耐心的做一些解释,以减少医患**的产生呢?
事件还原:男子不懂“骨折” 出手伤医
8月29日,一名黑衣男子带着被朋友撞伤的老太太来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救治。骨科医生王永看过片子以后告知老太太骨头断了。但黑衣男子却以“报告写的骨折而非骨头断了”为由,对医生提出质疑。王医生解释后,男子不信,挥拳将其打伤。后经诊断,王永为右眼眶骨折、玻璃体浑浊、视网膜震荡。
警方介入调查
事发后,医生立刻报案,当地警方随即赶到介入调查。但是具体的处理还需要等王永的法医鉴定结果。
说到被打原因,王永猜测说,“这名男子觉得骨折就是骨头受损,不是什么大事,不用赔伤者太多钱,但骨头断了要住院开刀,事情一下子就变严重了。”据悉,目前邵红英已被该院骨科收治住院。
事后思考
虽然这件事情有些啼笑皆非,但是患者听不懂医学术语而和医生产生**的情况确实存在。很多医生以忙为借口不愿意多做解释,会让患者因为不了解而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会激发患者的自我防御机制,也就是会让患者更难以接受医生随后的诊疗建议,从而产生矛盾。因此,医生在救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因为听不懂医学术语的解释而显得焦躁的患者,应该耐心解释,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医患关系,更有可能防止挨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