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为什么医院的正面消息这么少?

为什么医院的正面消息这么少?

2014-08-04 16:58 阅读:2288 来源:医学论坛网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近年来,医患关系的和谐度日益走低,全国的医务同行几乎都有相同的感受:执业环境恶劣,安全压力大,医护人员普遍处于焦虑、烦躁之中。在医疗机构看来,新媒体始总是洪水猛兽,一旦遇上舆情,医疗机构便不知如何应对,变得焦躁慌张。正如南京市卫生局法监处

    近年来,医患关系的和谐度日益走低,全国的医务同行几乎都有相同的感受:执业环境恶劣,安全压力大,医护人员普遍处于焦虑、烦躁之中。在医疗机构看来,新媒体始总是洪水猛兽,一旦遇上舆情,医疗机构便不知如何应对,变得焦躁慌张。正如南京市卫生局法监处、行政许可处胡晓翔所言,江南时报这次举办的江苏医疗卫生行业新媒体交流研讨会,就是一场及时雨,可以让医卫界和新媒体“坐下来”、静下心“说说话”,也为激化的医患矛盾降降温。

    1

    有感触

    宣传模式太传统,新媒体人才太缺乏

    “近年来,依托于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技术等新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播上,越来越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社会协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往往成为信息传播的焦点。”作为对外宣传负责人,程守勤和许多医卫人员一样,都感受到了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等方面的重要性。

    在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下,他表示,医疗机构呈现出种种无措与尴尬,其中包括:对于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理念不够创新、措施联动不够畅通、基层卫生应急队伍装备、设备落后及应急保障不利等。究其原因,程守勤认为,这是由于当前卫生系统还存在体制上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现在医院内部,负责宣传的人本来就比较少,专门负责新媒体的人,特别是专业人才更加稀缺。在大医院如此,在民营医院更是如此。

    一位参会的代表说,现在固有的宣传模式,还是传统媒体,包括电视以及报纸,在应对新媒体的时候,往往缺乏思想准备。特别是短时间内发酵的新闻事件,往往措手不及。

    程守勤认为,新媒体给医疗机构提供了一个平台,在新媒体对医疗卫生更深入,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与医疗健康方面的公共服务结合更紧密的大趋势下,我国的新媒体企业也有了一些新举措,推动了我国的卫生健康体系的建设。江南时报记者 王梦然 实习生 毛丹丹

    2

    有困惑

    为啥正面消息那么少?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对外宣传负责人程守勤说,作为医院方代表,在研讨会现场针对新媒体时代下,医疗机构有的做得不错,但也有自己的感想以及对新媒体的困惑。

    程守勤提到,新媒体上对于医院的技术性报道不多。作为媒体,总认为技术性的文字枯燥无味,但在程守勤看来,技术性报道可以解开百姓对于医疗的认识误区,提高百姓对于医疗卫生的素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何在医院技术性报道上做到出彩出新呢?”程守勤就此提出了一点困惑。

    ■专家“处方”

    媒体报道要具备打动人的因素

    生硬的稿子也可以见人、见情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胡翼青认为,这是因为公众对于技术性的文字并不感兴趣。而新媒体对于这方面的考量也存在误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报道不会有太多人看,不吸人眼球,没有报道性。

    还有专家指出,技术类新闻其实也能做得好看,也变得让新媒体容易接受。但是无论是哪一类稿件,都必须要具备打动人的因素,也就是说具备一定的传播价值。比如技术类稿子,可以以新、奇、特为传播内容,也可以将生硬的技术类稿子转化为见人、见情的故事类报道。这些报道经验,需要新媒体以及医院双方更多地沟通才能做到。 江南时报记者 王梦然 实习生 毛丹丹

    谁才是突发事件的第一责任人?

    专家“处方”:不可僵化地认为就是当事医院,需有权机关给出判断

    对于出现舆情事件,应由第一责任人来承担的说法。南京市卫生局法监处胡晓翔认为,标准答案似乎应是当事医院,但是,也不可僵化,要看当事医院的能力,还有事件的具体情形。有些医院,例如大型三甲医院,人才多,还可以应对。但是,多数中小型医院,就其舆情处置业务素质来讲,是不可能担负起应对的第一责任人重任的。何况,术业有专攻,熟练能生巧,因此,相关的上级主管部门,在大型医院之外,尤其是在基层小医院和民营医院身陷舆情风波时,上级主管部门是回避不了的。

    另外,有些舆情事件,尽管发生在医疗机构,但是,往往诉及的内容,一下子就把主管部门网罗其中,这样机关其实也属于当事单位。“打个比方,投诉方可能会说,某某手术是一起严重的医疗事故,手术者资格有问题。这个说法的意思是,医患之间已经不是简单的民事纷争了,而是一种卫生事件的举报投诉,需要有权机关依法给出判断。这时的舆情事件,很难说当事单位仅仅是谁。”胡晓翔说。江南时报记者 刘丹平 实习生 王子宁

    花絮

    方方给当下的医患关系支招

    不能不提到的是,这次研讨会活动被主持人“抢”了不少风头,这次活动请到了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方方,和江南时报社记者刘咏联袂主持。

    主持人的妙语连珠和精彩串词也给研讨会增添了不少惊喜。在探讨新媒体时代下,医院如何应对媒体时,方方提到了他曾经做的一档节目:有请当事人。方方向大家分享了他做这档节目时的感受,医院在面对舆情时,常常不愿意出面,不愿意与患者面对面,但其实在节目中,很多处理得非常好的医患矛盾,都是院方积极走进演播厅,与患者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

    而这种积极的正面沟通,是解决医患**的特别好的途径之一。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