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妇幼保健机构的压力,保证产妇顺利安全的生产,北京市制定了二、三级助产机构产科床位紧急调配预案,三级综合医院已和区县妇幼保健机构签订对口转诊协议。
市卫生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本市现有提供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147个。其中,三级助产机构仅39个,出于医疗水平、服务、环境等多方面考虑,孕产妇往往会扎堆在这些医疗机构生产。统计显示,全市产妇分布主要集中在朝阳、海淀、通州、大兴和丰台等区。
以通州妇幼保健院为例,2005年,通州妇幼保健院的分娩量仅为4000多人,去年已增至7700多人,几年间翻了近一番。通州区的外来人口较多,就分娩产妇来说,去年通州区分娩产妇有1.5万名左右,外来人口约有1.1万,占将近三分**。
北京市制定助产机构产科床位紧急调配方案
1、紧急预案已制定高危孕妇可转诊
市卫生局妇幼与精神卫生处处长吕璠称,本市将对助产机构的产科床位实行动态管理,一旦区县妇幼保健机构出现床位紧张的情况,将首先在辖区内进行调配,同时上报市卫计委门,如有需要,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配。此外,本市已制定了二、三级助产机构产科床位紧急调配预案及启用流程。目前,本市已有12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与区域医疗中心和区域内的妇幼保健机构签订对口转诊帮扶协议,前者将对后者提**科专家的业务指导和支持,同时,后者如遇床位紧张、高危产妇等情况,将第一时间被转诊至对口支援的三甲医院;另一方面,为壮大综合医院的产科实力,目前4家产科能力较强的医院已与4家产科相对较弱的医院建立了技术交流关系。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