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国家卫健委通报,一男子感染这种病毒
2021-06-03 08:16
阅读:9678
来源:
作者:爱爱医小编
责任编辑:爱爱医小编
[导读]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疫情当前,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今日(2021年6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江苏省发现一例人感染H10N3禽流感病例。需要警惕的是,这是全球首例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病例,而此前H10N3禽流感病毒都是在禽间传播的。据通报称,患者于4月23日出现发热等症状,4月28日因病情加重,收入当地医疗机构救治。目前,患者病情稳定,基本达到出院标准。5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对江苏省送来的患者标本开展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为H10N3病毒阳性。江苏省对所有**进行医学观察,在当地开展应急监测,均未发现异常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已指导江苏省按照相关方案开展防控,并组织专家风险评估。专家评估认为,病毒全基因分析显示,H10N3病毒为禽源性,未具备有效的感染人的能力,全球既往未见H10N3人间病例报道,禽间H10N3病毒对禽呈低致病性。此次疫情为一次偶发的禽到人的跨种属传播,发生大规模传播流行风险极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乙类传染病。目前禽间H10N3病毒还不具备该特征,但仍然不能忽视防控。禽流感是禽类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通常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H”和“N”分别代表了禽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H)和神经氨酸酶(N)。
病毒的特性和型别就由这两种物质决定。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17种H和10种N。理论上,这两种物质随机组合,就可以形成100多种不同类型的禽流感病毒。H10N3就是由这两者之间排列组合出来的一种。禽流感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病毒的家禽以及其分泌物、排泄物,被病毒污染的水而被感染。被感染后,起步急。病程早期出现高热(38℃以上),咳嗽、气短,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S)并死亡。如果,在接触过禽类、禽类制品或逛过活禽市场后,出现了类似于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且告诉医生接触过禽类的详细信息。尽管此次禽流感疫情并不算严重,风险也在可控范围内,但是,仍然不能忽视禽流感疫情防控。尤其是在农村,存在不少养家禽的住户,也有很多专门的养殖场,尤其要注意防护。1、遇到疑似禽流感患者,比如发热、呼吸道疾病患者,要密切注意,询问他们有无禽类接触史或是否去过活禽市场,并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2、加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筛查、监测,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规范处置,不截留病人。3、医院病房做到及时通风,院内各区域都要每日清洁、消毒。4、向居民科普预防禽流感的知识,交代疫情防护的注意事项。近几年人类感染禽流感事件,时有报道,那作为普通民众,我们该怎样预防禽流感呢?1. 正常烹饪正常吃,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只要肉类产品在制备过程中被正确烹饪和处理,便可安全食用。如果想吃新鲜禽类,可以购买来自正规渠道、检疫为安全的冰鲜禽类。 2. 避免直接接触活禽 ,如需进入活禽市场,应避免直接接触活动物和动物接触过的物体表面。如果有家养的猪、鸡等动物,应确保儿童不要接触患病或死亡的这类动物,还要尽量将不同种类的动物隔离开。外出游玩,遇到不明野鸟,尤其是病死野鸟不要近距离接触,更不要捡回、剥食。动物患病或死亡后,应立即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不应宰杀和食用患病或死亡动物。3. 消毒意识不能少,生熟分开是基本原则,接触过生禽肉、禽蛋的用具最好定期消毒。4. 卫生习惯要坚持,作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利器,“防疫三件套”和“防护五还要”不仅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同样可以预防禽流感。目前,还处于**防控期间,为了不给疫情防控带来更大的阻力,及时阻断禽流感的传播尤为重要。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做好各项防护,切不可掉以轻心。来源 | 爱爱医综合整理自国家卫健、乡村白大褂、上海科技馆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