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有何治疗价值?
2018-04-03 14:52
阅读:2088
来源:危重病医学主治医生600问
作者:南*雪
责任编辑:南山雪
[导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肺损伤分布具有“不均性”的特征。计算机断层(CT)扫描发现肺损伤分布以重力依赖区(下垂区)最为严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肺损伤分布具有“不均性”的特征。计算机断层(CT)扫描发现肺损伤分布以重力依赖区(下垂区)最为严重。尽管双肺均广泛受累,肺水含量均增加,但重力依赖区肺水肿和肺泡萎陷最显著,CT显示依赖区为高密度影,可见肺脏重力依赖区的肺水含量增加最为明显。进步观察**改变对肺水分布的影响,发现病人**改变(由仰卧位改为俯卧位)后数分钟,CT断层影像中的高密度区即从非重力依赖区(原重力依赖区)转移到重力依赖区(原非依赖区)病变部位的快速转移,提示静水压导致**S病变部位集中于重力依赖区。临床研究也发现,间歇性改变患者**,明显改善氧合,动脉氧分压可提高1.33kPa以上,而且也可防止肺不张和肺损伤的加重,促进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因此,间歇性**改变,特别是仰卧位与俯卧位的频繁改变,也是**S重要的呼吸治疗措施,应积极开展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