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医师协会(ACP)年会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预防心血管病项目共同主任Karol E. Watson博士指出,替代性给药方案可解决常大多数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后常见的肌痛问题。降低他汀类药物的每日剂量、采用隔天给药或甚至每周给药1次的方案、或改用另一种肌痛风险较低的他汀类药物,均可在维持有效降脂作用的同时改善耐受性。但需强调的是,没有一种替代性给药方案能够减少心血管事件。
可增加他汀类药物性肌病风险的因素包括高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酒精滥用、肝病、肌肉质量较小、体型较小和女特性别等。但肌肉副作用较多的患者在血脂方面获得的改善往往也最大。
在所有他汀类药物中,瑞舒伐他汀(Crestor)提供的LDL降幅与肌酐升幅之比最佳。对于使用另一种他汀类药物后出现肌痛问题的患者,瑞舒伐他汀是比较好的治疗选择。
此外,法国PRIMO研究发现氟伐他汀缓释剂的效果也非常好。在约8,000例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至少3个月的法国患者中,10.5%发生肌肉相关症状。在使用80 mg/d氟伐他汀缓释剂的患者中观察到的发生率最低(5.1%),在使用40~80 mg/d辛伐他汀的患者中观察到的发生率最高(18.2%),在使用40~80 mg/d阿托伐他汀和40 mg/d普伐他汀的患者中观察到的发生率分别为14.9%和10.9%。
对于不耐受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如果采用隔天给药方案治疗的话,只有使用瑞舒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才有效,因为这两种药物的半衰期明显长于其他他汀类药物。对51例接受5 mg或10 mg瑞舒伐他汀隔天给药方案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37例(73%)患者能够耐受该方案。这些能够耐受隔天给药方案的患者,LDL平均降幅为34.5%,半数患者能够达到LDL目标值。
在另一项回顾性研究中,50例既往对他汀类药物不耐受的患者接受2.5~20 mg瑞舒伐他汀每周1次治疗。结果显示,37例(74%)患者能够耐受平均剂量10 mg的每周1次治疗。患者的LDL相对基线值(167 mg/dl)降低23%。
在一项前瞻性初步研究中,61例不耐受其他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接受5 mg/d(高危者)或10 mg/d(极高危者)瑞舒伐他汀治疗。在这61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因肌痛而停用瑞舒伐他汀。5 mg/d组和10 mg/d组患者的LDL分别相对基线平均值177 mg/dL平均降低75 mg/dL和79 mg/dL 。
美国国家脂质学会指出,对于无症状的患者,在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之前和在治疗期间均没有必要测定基线肌酐水平。但需告知患者,他汀类治疗可能会增加肌肉不良反应的风险,并且在出现此类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诊。该学会的他汀类药物安全工作组指出,如果患者能够耐受肌肉症状,则可继续接受治疗;但如果患者不能耐受症状且肌酐升高或不升高,则应停止治疗。一旦症状消除,则可使用同一药物在同一剂量水平重新开始治疗,或可使用上述替代性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