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青岛阜外医院病房,一个月内2次因心梗入院的91岁的吕奶奶坐在病床上,一边享用着儿子精心准备的午餐。一边笑着说“感觉很好”。
“这真是一个奇迹”,青岛阜外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姜先雁也这样说。据介绍,3月23日,吕奶奶在一个月之内2次因心梗入院,老人当时有胸疼、胸闷、憋气、出大汗症状。紧急抢救后,青岛阜外医院检查发现,老人3个主要的冠状动脉血管都堵塞了,其中,右侧冠状动脉100%堵塞,左侧的前降支和回旋支从中部100%堵塞。老人上一次是前壁心肌梗死,这一次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右侧冠状动脉堵塞。医务人员与吕奶奶的十几个家属进行了反复详细的沟通。家属得知,急性心梗可以采取再灌注治疗和保守治疗,但家属坚决要求进行介入治疗,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为了保证手术安全,在介入手术之前,以北京阜外医院驻青岛的心内科专家窦克非主任为首的手术团队,先给老人安装了临时起搏器,并做好主动脉球囊反搏备用。老人的血管条件不好,右侧、左侧股动脉等都摸不到,4个常规穿刺点都无法穿刺。根据仪器设置,医生一般是站在病人右侧进行手术,但老人的穿刺点是在非常规的左侧肱动脉,手术医生不得不趴着,探过身子进行操作,在X线机下“吃”了很多射线。老人耳背,专门有1位医生穿好铅衣,站在老人头侧,固定老人的胳膊,比划着让老人配合。10分钟后,医生成功地在老人病变最严重的右侧冠状动脉近端放入1枚支架。
青岛阜外医院业务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刘献成说,崔先生的母亲是该院迄今救治年龄最大的介入手术病人,奇迹的发生,首先归功于病人家属对医生的信任,使得医生能够全力以赴救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