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医生们都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行医的誓言,作为医生都要有一颗仁爱、慈悲之心,但为了应对医疗圈纷繁复杂的情况,医生们还是首先要有一颗智慧的头脑,时刻保持理性和冷静。比如,遇到难缠的患者,遇到需要住院或手术但是没钱的患者,或者遇到送红包的患者……
一位内分泌科医生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看门诊,来了一位患有糖尿病的老太太。医生问了一下她的情况,然后电话询问病区,有床,准备安排老太太住院。
老太太很高兴,说:“太感激你们了,我最喜欢你们医院了,我从小就住在你们医院附近,blabla……”然后话锋又一转,说:“唉,上星期我去XX医院,那些医生太狗屎了。我一看就觉得他们技术很差,根本医不好病,收费又贵。等我在你们这治好了,一定要去投诉他们!还是你们这儿好,我就来你们这里住好了”.
医生顿觉脊背发凉,找了个借口没收,让她到别的医院再看看。
还有一则故事:有一次,医院来了一个外地患者,找一位比较知名的眼科医生看病。这位患者的眼病不手术的话很快会失明,但是手术前需先进行术前检查,得等两三天。
然后这位患者就给医生塞了2000元红包,并给医生跪下了,求医生赶紧给他做手术。在红包+下跪的鼓动下,医生动了恻隐之心(也可能和贪念混杂?),没等术前检查结果就直接上了手术台。结果做完手术,术前检查结果汇报显示患者梅毒阳性,角膜无法愈合。不出所料,患者真的失明了。然后患者立马率领一群人拉横幅,每天在医院里用小喇叭喊话:“XX!还我眼睛!”还去卫生厅告,说红包塞少了,要是塞3000元肯定不会失明。
这两则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高危人群,医生们还是应该早有防范。医生在对患者施以同情心之前,先想想有没有足够的措施保护自己。至于红包这个烫手山芋,还是不要收的好。因为收了红包,你的任何医疗行为都会被视为非正义行为。面对疾病,医生和患者是同一战线上的战友,但面对医疗制度,恐怕就不是了。
此外,医生朋友们还要记住以下忠告:
朋友可以当患者,患者尽量不当朋友,尤其是不要借用患者的力量为自己办私事,容易黏上就擦不掉。
不要轻易给患者私人号码,算是为了避免自己残存的私人生活不被打扰吧,尤其是一些情绪上心理上控制欠佳的患者。
永远及时请示上级,永远积极和家属沟通,该签字就签字,永远不说大话,不说绝对的话,该下病重就下病重。
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和家属(尤其是自费病人),使用某些贵重药物之前一定要及时告知,有风险的操作也要及时告知。自己谈话谈不好,拉上大医生一起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