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日起,深圳全面放开医师多点执业,取得执业注册证书的医师,只需与第一执业地点协商一致、履行报备手续,即可以选择在深圳其他医疗机构执业。这预示着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正在逐步放宽,并趋于完善。据了解,7月1日当天就有6位医师咨询并领取了医师多点执业申报表格。此次多点执业全面放开,是否可以搅动一池春水?
深圳早在2009年开始启动医师多点执业注册,可谓是医师多点执业探索的先驱者之一。然而,4年过去了,深圳医生多点执业的开展并没有预想得那么顺利。截至今年6月,深圳申请多点执业的医师共有438人。为了进一步降低医师多点执业的门槛,深圳对相关的政策不断做出调整和完善。
今年5月,深圳市卫计委公布了《医师执业注册和管理方式改革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根据《方案》,自2015年7月1日起,在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注册的临床、口腔、中医、公共卫生类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取得深圳市核发的《港澳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或《**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且上述证书在执业有效期内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永久居民),可以在深圳全市所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多点执业。
就医师执业资格而言,深圳此次***的《方案》增加了公共卫生类医师的多点执业资格,并取消了对职称和年限的限制。
在对医师多点执业的管理上,新方案从行政审批转为契约管理,将医师能否多点执业的事务交由医疗机构与医师协商确定。即医师与医疗机构通过聘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来约定医师的业务工作范围、工作时间安排、医疗责任等事项。
此外,在医师注册方式上,此次也有所突变,实现了“统一注册,全市通用”的原则。也就是说,取得执业注册证书的医师,只需与第一执业地点协商一致、履行报备手续,即可以选择在深圳其他医疗机构执业。深圳还将开发“深圳市医师执业管理系统”,并向社会开放,为有关机构和人员提供注册信息申报、多点执业报备、医师信息查询等服务。
医生多点执业一直是“叫好不叫座”的事情,因为在公立医院里工作的医生去外面多点执业,多少还有些顾虑。某三甲医院一名外科主任表示,自己早就有出去多点执业的想法,但是由于医院不支持,**也没有绿色通道,一直没有办法走出去。
那么,此次政策的再放开是否能带动更多的医生加入到多点执业中来呢?据了解,7月1日当天,就有6位医师咨询并领取了医师多点执业申报表格。而咨询医师多点执业的电话也不少。
但是,上述外科主任表示,虽然此次政策全面放开多点执业,但在他看来,政策仍有点“虚”,没有给医生一个切实可行的指引,仍没有冲破原来的障碍,“比如第一执业单位同意你出去多点执业,但是在你走了后就来查岗,该怎么办?医生多点执业后,在原单位的收入是否会受到影响?这些问题还需要配套的规章制度和措施来指引。”
另一家三甲医院的疼痛科廖医生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他表示,目前深圳优质医疗资源极为紧缺,尤其是全市绝大部分副高级以上医生集中在公立医院。而公立医院把医生看作是自己的“财产”,不会把自己的优质资源轻易放出去。“若需要跟原单位商量,医生仍很难走出去。”廖医生说。
医师多点执业的前景很光明,但是在此之前还有一段路要走。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