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著名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了一篇题为《循证医学濒临破产》的文章。作者是一位英国的全科医生Des Spence,他在文中抨击循证医学的种种弊端。由于这篇文章标题极为“惊艳”,因此引得全球不少医生和科研人员在BMJ网站发表留言,对这篇文章表示赞 同或反对。 Des Spence医生认为,过去医药企业雇用大量消瘦代表都未必能让医生为他们多开药,但现在的企业发现,研究证据,尤其是在权威杂志发表后,其作用超过成千 上万的消瘦代表。Des Spence把循证医学比作“一把上了膛的枪”,顶着医生的头,“你最好乖乖地按照证据说的做”。他认为,这剥夺了临床医生裁量和判断的空间,“助长了过 度诊断和过度治疗”。 Des Spence甚至将矛头指向了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技术优化研究所(NICE)和Cochrane协作组,称这两家机构也没有排除存在利益冲突的学者。 这篇文章在BMJ官方网站发表后,世界各国的医生和科研人员纷纷留言,发表赞同或反对意见。赞同者主要认为金钱腐蚀学术的现象确实存在,反对者则认为 作者所言虽有一定道理,但有些危言耸听。 NICE主席David Haslam也坐不住了。他发表留言,指出Des Spence忽视了非常重要的两点。首先,循证医学取代医生的判断是误解,医生有责任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决策,否则医生早就被机器人代替了。 NICE也始终提醒医生,指南不应代替医生自己的职业判断。其次,NICE指南由***的专家委员会制定,委员会的工作流程会尽可能降低不适当的影响。他认 为,这就是NICE指南被广泛视为“金标准”的原因,并且循证医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Cochrane协作组的作者、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Carlos Cuello-Garcia博士生动地比喻道:“汽车不会杀人,醉酒驾车才会杀人。”他认为循证医学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但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一旦被用 歪,产生的副作用也不小。他认为学术界正在采取措施以避免这种副作用发生,比如将临床指南编写和发布过程公开化,就会有帮助。 也有人建议,如果临床试验由药厂以外的机构来资助,那么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国内的一些医学网站将这篇文章译成中文,也引起了一些讨论。一些中国医生网友指出,循证医学确实存在作者指出的那些问题,但是中国医药界的一个严 重问题是很多根本没有证据的药物或治疗手段还在大行其道,如果没有循证医学的话,岂不是更没有标准可循? 参考文献: Des Spence.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is broken. BMJ 2014;348:g22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