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口摆花圈、拉横幅,有些患者家属围堵医院、打医生、**……这些医患矛盾处理成为社会的一个难题。如何***?渭南市临渭区在全省第一个成立了***的第三方医患**调处中心,经过一年多的免费受理和咨询、调处,临渭区实现了医患**“零**”。
患者:调处中心调解医患**比较放心
近日,临渭区向阳街办38岁的高女士来到渭南市临渭区医患**调处中心,反应她长达10个月的闹心事。
调解员高鹏飞接过材料发现,2013年6月份,高女士花了9000多元在一家医院做了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术后一个月,高女士在4家医院复查均发现肌瘤依然还在。为了**,高女士找了这家医院10个月也没有解决。高鹏飞对高女士反应的问题登记造册,并通知涉事医院按期来说明情况。
高鹏飞工作的医患**调处中心,是2013年4月11日成立的,是一个***的第三方调解机构,设接访、调处、警务、综合、理赔、专家咨询和巡回法庭等“6室1庭”。成立时,中心聘请3名政法系统的老干部担任专职调解员,受理医患**,其他人员根据需要由成员单位临时派遣。
据悉,渭南市区内有34个医疗机构,45个社区卫生中心、服务站,以及19家民营医院和120家个体诊所,辖区内医患**呈上升趋势。
高女士在诉说自己10个月**无果的艰辛后告诉记者,她之所以选择医患**调处中心反应问题,就是觉得调处中心处理医患**比较放心,担心到医院的主管上级反应,处理可能不公正,还得做医疗事故鉴定,时间太长,结果也未必满意。
医院:调处中心搭起医患双方沟通桥梁
临渭区成立的医患**调处中心坚持***、公正、服务的原则,免费受理、咨询、调处医患**。
市民王先生常年在外跑车,妻子在一家门诊部看病时的妇科化验结果引起夫妻猜疑,王先生请假回来到其他医院检查发现自己和妻子都没问题,这才打消了妻子的怀疑。气愤的王先生到调处中心反映情况。经过调处中心调解员的2次调查调解,解决了此事。
日前,得到满意调处结果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调处中心的调处既不偏向门诊部,也给自己讲清了道理和原委,他很信服。
渭南市一家专科医院的医政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曾涉及的一个医患**,患者家属缠了3个月,医院和患者情绪完全对立,后经调处中心调处,终于化解了矛盾,医院正常的诊疗秩序得到恢复,调处中心搭起了医患**沟通的桥梁。
调处中心:6成医患**因缺乏信任所致
医患**调处中心运行一年多来,渭南市区内凡有医患**,不论是涉事医院还是患者,几乎都到调处中心来进行调处。
近日,医患**调处中心主任郝润英告诉记者,在没有成立这个调处中心之前,市区经常出现患者家属封堵医院大门,摆花圈、拉横幅、打医生等现象,有些还冲击**机关,抬棺**等,一些闹了一年多的医患**都没有解决。“过去出现医患**,卫生局处理时需要先做医疗事故鉴定,这个鉴定、处理过程耗时几乎都在半年以上,有些最后得到的赔偿还不够做鉴定的。另外患者觉得卫生局是医院的主管单位,在处理**时可能会偏向医院,这就容易导致闹事**的发生。”
郝润英说,从调处中心成立至今,渭南市区范围内未发生一起因医患**引起的**和围堵**机关事件,调处中心这一医患沟通对话平台的建立,也杜绝了医闹行为和现象存在的空间。
据了解,调处中心成立至今,先后调解了76起医患**,没有一起反复。这76起医患**中有26起(占34%),患者方在调处中心的努力下,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经济赔偿;47起调处(占62%),医患双方并没有进行经济赔偿,主要是医患之间缺乏相互信任,一些怀疑和处理态度的问题使矛盾升级,经过耐心做工作,患者方打消了疑虑,双方握手言和。“只有3起调处,患者方未同意调处结果,选择司法途径解决。”调处中心工作人员杨春苗说,“中心及时为患者方联系律师,做好诉讼准备,目前1起已经裁定,另2起正在诉讼中。”
临渭区宣传部副部长李永斌认为,医患**调处中心实际上是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第三方社会中介组织,**干不好也干不了的事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不失为一种处理医患矛盾的尝试,实践证明效果很不错。
培养周期长、职业风险高、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低……这是我国医生普遍面临的执...[详细]
提要:近日,海南下发《关于在全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乡镇级医院住院“限费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