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心血管内科医学进展 > 托珠单抗或可使脂质获益

托珠单抗或可使脂质获益

2014-01-03 11:33 阅读:927 来源:医脉通 作者:孙福庆 责任编辑:云霄飘逸
[导读] 研究者发现,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白介素(IL)-6受体阻断剂托珠单抗进行治疗,虽然如预期的增加了脂质,但是在与血管疾病相关的某些类型的脂质颗粒和生物标志物却发生了有益的改变。

   

    研究者发现,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白介素(IL)-6受体阻断剂托珠单抗进行治疗,虽然如预期的增加了脂质,但是在与血管疾病相关的某些类型的脂质颗粒和生物标志物却发生了有益的改变。

    根据格拉斯哥大学Iain B. McInnes博士及其同事的研究结果,治疗3个月后,使用托珠单抗的患者总胆固醇中位值增加12.6%,而使用安慰剂的患者仅增加1.7%(P<0.01)。研究者在风湿性疾病年报上在线发布说,但是随机使用托珠单抗的患者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关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下降78%,血管风险因子脂蛋白A下降37%(P均<0.0001),这说明是低动脉粥样硬化表型。

    风湿关节炎患者是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这很难完全用传统的风险因素理论来解释,而且越来越明确与潜在的炎症状态有关。使用托珠单抗进行治疗可以影响脂质水平,但是对脂质亚微粒和其它标记物,如凝血因子的作用尚未可知。

    另外,IL-6本身参与冠心病的发展,过去的一些研究已经说明阻断这一信号通路是一种保护。因此,研究者进行一项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即MEASURE试验,检查活动性风湿关节炎患者多方面的心血管风险。

    共入组132名患者。主要研究目的是评估托珠单抗对脉搏波传播速度和低密度脂蛋白小颗粒数量的影响,前提是假设IL-6阻断可以使二者均下降。12周后,托珠单抗治疗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28.1%,而安慰剂组增加2.2%.治疗组甘油三酯上升10.6%,而安慰剂组下降1.9%( P均<0.01)。出乎意料的是,组间低密脂蛋白小颗粒数量无差异,第12周时校正后的平均差为-0.0 nmol/L(95% CI -115-115),第24周时为11.2 nmol/L (95% CI -106.7 to 129.1)。组间高密度脂蛋白总量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没有差异。第12周时安慰剂组脉搏波传播速度变化更明显,校正后平均差为0.79 m/s (95% CI 0.22-1.35, P=0.0067),但是第24周时显著性消失。

    研究者解释说,脉搏波传播速度“是测定血管早期结构变化的一种方法,可以反应3个月内血管炎症变化。”治疗对该参数没有影响这个非预期结果的潜在原因是,对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使用这个方法有技术上的困难,同时患者可能已经有血管疾病进展,而这是很难产生治疗效果的。治疗过程中总体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没有变化。但是核磁共振检查显示了颗粒大小的差异,高密度脂蛋白小颗粒中值浓度从基线上升23%,高密度脂蛋白中等颗粒浓度下降25%.安慰剂组相应值分别为2.8%和2%.据研究者说,高密度脂蛋白小颗粒(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通常含量较少)增多,说明使用托珠单抗治疗可以使这些亚微粒子水平恢复“正常”.同时,托珠单抗组***酶1增加16%,而分泌磷脂酶A2-IIA下降61%.

    McInnes 及其同事解释说,“可以观察到中等高密度脂蛋白颗粒和高密度脂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浓度均下降,同时***酶(与高密度脂蛋白有关的一种抗氧化酶)增加,这说明高密度脂蛋白从促炎表型重塑成抗炎表型是对托珠单抗治疗的反应。”他们还发现基线时水平较高的炎症标记物,比如C-反应蛋白,在治疗后下降,同样还有血栓形成因素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他们阐述说,总之这些分析说明“净致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潜在调节。”

    他们总结,对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患者“净心血管影响”的进一步研究是主要兴趣,特别是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获得大规模(超过130,000个课题,超过25,000个冠心病病例)的最新数据,研究表明IL-6潜在的有害作用标志着冠心病风险。

    研究要点:

    1.该项研究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白细胞介素(IL)-6受体阻断剂托珠单抗(Actemra)进行治疗,虽然如预期的增加了脂质,但是在与血管疾病相关的某些类型的脂质颗粒和生物标志物却发生了有益的改变。

    2.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托珠单抗进行治疗可以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脂质水平,但是对脂质亚微粒和其它标记物(心血管变化),如凝血因子的作用尚未可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