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刊发在《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缺乏维生素D或为憩室炎的发病机制之一,在憩室炎患者中,诊断前25(OH)D水平较高与憩室炎的风险较低显著相关。
最新研究表明,憩室炎患者入院治疗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别和季节性差异,由于在紫外线照射下,这种变化会出现平行差异,因此最重要的原因是维生素D的状态。来自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研究者研究了诊断前维生素D的血清水平与憩室炎的相关性。
研究者在1993年——2012年间,合作卫生保健系统内抽血并测定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血清水平的患者中,确定9116例非复杂性憩室炎患者以及922名出现憩室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来估计相对危险度和95%可信区间,并比较组间血清25(OH)D的水平。
结果显示,非复杂性憩室炎患者诊断前25(OH)D平均血清水平显著高于需住院的憩室炎患者。非复杂性憩室炎患者比急性憩室炎且无后遗症患者的25(OH)D的平均水平显著降低,且低于憩室炎脓肿患者,同时也低于需要进行紧急开腹手术的憩室炎患者和复发性憩室炎患者。
研究者最后总结,此前有研究表明25(OH)D水平与结直肠癌和炎症性肠病的患病风险负相关,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充分显示了维生素D水平在维护结肠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未来还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以明确这种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