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表在2013年11月22日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取得了相当惊人的发现,癌症化疗在肠道菌群的帮助下,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事实上,研究人员已经表明,大多数常在化疗中使用的分子,其功效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其动员某些细菌从肠道进入血液和淋巴结中的能力。一旦进入淋巴结内,这些细菌**新鲜的免疫防御系统,然后增强机体抗恶性肿瘤的能力。
肠道菌群是由很多细菌组成的,肠道菌群是一个真正的“器官”,构成它的细菌种类对我们的健康非常重要,如消除那些陌生入侵物质和潜在的有毒物质。他们还保证摄入食物的分解,为了肠道更好的吸收和保持最佳的新陈代谢。这些数以百万计的细菌从我们出生时就已经定植肠道,并在免疫防御成熟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组成肠道菌群的细菌物种在不同个体之间发生变化,并且其中一个或另一个细菌种类的存在或缺乏会影响某些疾病的发生,或反之,可以保护我们免于疾病。在癌症方面,教授Laurence Zitvogel和研究人员刚刚提供的证据表明,在化疗期间,肠道菌群能**一个人的免疫反应对抗癌症。
环磷酰胺是最广泛使用的化疗药物之一。然而,像其他治疗剂一样,它涉及到副作用(粘膜炎症等),并破坏了肠道菌群的正常平衡。某些细菌(如革兰氏阳性细菌)可通过肠道屏障并进入血液和淋巴结。这些细菌,一旦在身体全身循环,可以认为是有害的,身体就会产生免疫应答。这种连锁反应(治疗的副作用),实际上证明是非常有用的,Laurence Zitvogel解释,出人意料的是,针对这些细菌的免疫反应能通过**新鲜的免疫防御机制,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对抗他/她的肿瘤。
更具体地说,免疫抵抗细菌导致效应淋巴细胞的募集。它们的作用包括有助于具有抗肿瘤效应的淋巴细胞阻止肿瘤的生长。为了验证在小鼠中发现的这些现象,研究人员抑制肠道菌群中所有革兰氏阳性细菌。
结果表明,化疗的疗效被降低。研究人员还认为,化疗过程中使用一些抗生素可能会破坏这些革兰氏阳性菌,从而降低其有益作用。现在已经确定,这些“有益”细菌可能使抗肿瘤免疫反应加强,研究者总结道:我们应该很快能通过利用益生菌或益生元和/或一个特定的饮食,来提高癌症化疗功效。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详细]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约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