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交流 > 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2011-11-03 16:28 阅读:16885 来源:爱爱医 作者:丁* 责任编辑:丁磊
[导读] 雾化吸入治疗(疗法)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与传统口服药物相比有一定优势,如用药剂量小、见效快、副作用少等,但最重要的还是疗效显著。另外,雾化吸入可使患病部位药物有效浓度提高,可避免和减少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目前该应用已在临床中得到有效较广。现

    雾化吸入治疗(疗法)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与传统口服药物相比有一定优势,如用药剂量小、见效快、副作用少等,但最重要的还是疗效显著。另外,雾化吸入可使患病部位药物有效浓度提高,可避免和减少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目前该应用已在临床中得到有效较广。现将目前雾化吸入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做以下概述,以供临床作以参考。

    一、诱导痰检

    用法:患者清晨未用抗生素前,嘱其先漱口,于超声雾化器雾化杯中加入4%的NaCl溶液40ml,吸入高渗盐溶液15~25min,嘱病人漱口,用力咳出深部痰。取得需要的痰标本。

   说明:由于自然留痰液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加上痰液里混杂的黏液和上皮细胞,大大降低了痰检的阳性率,采用的诱导痰技术,痰标本合格率达到94.9%,远远高于自然痰组的70.9%。诱导痰检查方法具有无创、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可获取高质量的痰液为检查之用,痰液肿瘤细胞学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传统的自然痰细胞学检查,值得在国内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二、用于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

    用法:先肌肉注射安定和阿托品后,再用2%利多卡因5~8ML超声雾化吸入15分钟,插管前5分钟,鼻、咽部常规喷洒利多卡因两次。

    超声雾化麻醉喷出气雾颗粒小,而且喷在粘膜表面分布均匀,弥散效应好,且患者易于配合。在FB受检之中不需要再追加麻药,操作简便,省时间,同时麻醉药物耗量少,也减低了麻醉药物的副作用。而鼻咽喷雾麻醉法因需手工向下喷雾,产生气道平滑肌刺激发生呛咳的机率增多,雾粒形成水滴从粘膜表面渗入气管又增加了气道的阻力。麻醉剂多集中在咽喉中,进入气管支气管的药液少,不能充分麻醉到支气管粘膜,故患者在插镜中容易出现呛咳、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并且,这种麻醉方法使用时,为了达到声门段的开启效果,FB插入时需追加麻药的喷入,费时费力,增加患者痛苦。通过对FB检查前两种麻醉方法比较,超声雾化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鼻咽部喷雾麻醉,FB插镜时患者痛苦少,值得推广。

   三、 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临床观察

    用硝普钠(SNP)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肺心病右心衰竭,有助于早期迅速缓解症状,而对支气管炎的感染过程无影响。雾化吸入过程中,肱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说明SNP雾化吸入只在肺动脉局部发挥扩血管作用,而对体循环压无影响。

    四、速尿雾化吸入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

    用法:速尿20mg+生理盐水3ml氧气雾化  Bid

    COPD急性加重期多为感染诱发,由于呼吸道炎性分泌物刺激和气道的高反应,使得呼吸道梗阻,分泌物粘稠而引流不畅,呼吸困难难以改善,气道雾化吸入速尿,药物颗粒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和肺泡粘膜,能舒张支气管和增加纤毛运动,激活肺泡壁上的脂蛋白酶,增加吞噬细胞的功能,利于痰液的稀释和炎症的吸收;明显改善血液粘稠度,降低肺血管阻力,降低肺动脉压。全身副作用小,治疗方便安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