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 > 电子消化内镜的临床应用

电子消化内镜的临床应用

2013-11-02 16:32 阅读:2122 来源:爱爱医 作者:7****i 责任编辑:78322li
[导读] 《电子消化内镜的临床应用》内容预览: 消化管组织结构:消化管壁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四层组成。粘膜各层主要为复层鳞状上皮(食管)和单层柱状上皮。 消化系常见疾病:返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Bareett食管、霉菌性食管炎、腐蚀性食管炎、剥脱性食

《电子消化内镜的临床应用》内容预览:

    消化管组织结构:消化管壁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四层组成。粘膜各层主要为复层鳞状上皮(食管)和单层柱状上皮。

    消化系常见疾病:返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Bareett食管、霉菌性食管炎、腐蚀性食管炎、剥脱性食管炎、药物性食管炎、食管静脉瘤、食道平滑肌瘤、食管息肉、食管憩室、食管喷门黏膜撕裂综合征、贲门失弛缓、食管癌。胃炎(急、慢)、胃溃疡、胃石症、胃息肉、胃癌、胃淋巴瘤。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息肉、十二指肠癌。下消化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大肠息肉*缺血性结肠炎*抗生素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结肠憩室*结肠黑变病*大肠癌*肠淋巴瘤*大肠癌类

    各系统疾病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不全、肺结核、肺癌等消化性溃疡。心血管系统—左心衰、右心衰、冠心病与胃黏膜病变。泌尿系统—肾小球肾炎、尿毒症等与胃黏膜炎症溃疡。血液系统—贫血、出血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等与消化道黏膜、血管、淋巴管疾病。

    各系统疾病与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甲亢、糖尿病等与消化道运动功能黏膜血管疾病。结缔组织病—硬皮病、红斑狼疮、白塞氏病、皮肌炎等与胃肠肌肉功能、胃肠黏膜、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颅脑外伤、颅占位性病变等神经性疾病与胃肠黏膜、血管、神经蠕动功能疾病。消化系疾病常见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咽部球状感、吞咽困难、返酸、嗳气、体重减轻、腹涨、腹痛、腹泻、便秘等。

    电子胃镜简介:电子胃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内镜、视频处理器和电视监视器。它无光导纤维导像束,导像系统由CCD和电缆代替,不像光导纤维容易折断,因而更加耐用。电子胃镜可获得高清晰度的图像。图像的可再加工性强.通过计算机可以进行各种图像处理,进行三维显像、测定粘膜血流、粘膜局部血色素含量及局部温度等。

    胃镜发展简史:内窥镜起源于100年前,主要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以当时所用器械的主要特征为标志。*硬式内镜阶段(1806~1932):硬式内镜由德国人首创。*半屈式内镜阶段(1932~1957):*纤维胃镜阶段(1957年至今):1954年,英国的Hopkins和Kapany发明了光导纤维技术。1957年,Hirschowitz及助手在美国胃镜学会上展示了自行研制的光导纤维内镜。

    电子胃镜时代(1983年以后):1983年出现电子摄像式内镜。该镜前端装有高敏感度微型摄像机(CCD),日本Olympas厂推出相应型号胃镜,占据大部分市场。特点:电子胃镜图像清晰,且可通过视频处理对图像进行一系列加工,进行贮存和再生,利用研究和教学,因而更具优越性。其耐久性也优于纤维胃镜。由于电子内镜的问世,给百余年来内镜的诊断和治疗开创了历史新篇章,相信电子内镜将会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中发挥出它巨大的作用。

点击下载完整版:《电子消化内镜的临床应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