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交流 > 止痛妙药有麻黄(2)

止痛妙药有麻黄(2)

2011-03-02 11:19 阅读:8489 来源:爱爱医 作者:i*m 责任编辑:iam
[导读] 对于麻黄止痛的作用,我和大家一样有个认识的过程。开始主要用于宣肺平喘,发汗利尿,而且用的得心应手,对于麻黄的其它方面的作用知之甚少。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一日,曾读到一篇文章谈到麻黄治疗坐骨神经疼痛效佳,引起了我的注意。具体是哪本书上已记

    麻黄120g,生石膏500g,生白术60g,红花12g,

    灵仙9g,乌头15g,防风12g,甘草9g,生姜15g

    大枣15枚。

    患者视麻黄用量较大,120g,不敢服用。踌躇10余日,觉得将处方各减一半试服。服后汗不出,心不烦,夜睡甚安,未见有副作用。于5天后,决定按照上方原量内服。约11时许心烦汗出如水洗,身疲惫无力,旋又入睡。次日见关节肿胀全消,周身如去千斤重,行动自如,遂以益气养血、补益肝肾、活络祛风法,连服 20余剂,恢复正常。(董长富医案)案例2:男患,46岁,1987年1月5日初诊。

    患者坚持常年冷水浴10余载,极少生病。2个月前出差北方,跋涉奔波,左足外踝曾扭拐数次(未扭伤)。返家后因久坐、熬夜而受凉,感觉左小腿肌肉酸痛,未尝介意。25天前的黄昏,左小腿疼痛加剧,不时痉挛,不敢伸直,不能站立。

    当即热敷、搽麝香舒活灵,贴麝香虎骨膏,服消炎痛、布洛芬等,挛痛渐渐缓解。但半夜时挛痛增剧,患者呼痛、**达旦。

    翌晨请一中医来诊,医予以艾灸、**,并疏重剂芍药甘草附子汤,服2剂而剧痛略减。

    复诊于西医外科,被怀疑为“缺钙”、“痛风”、“小腿肌肉损伤”、“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等。但经实验室检查,血钙、尿酸均在正常范围;经X线摄片,亦未见左腿诸骨关节之异常。既无法确诊,便只能“对症治疗”,而予以消炎止痛药及维生素。

    不得已改延一老中医诊治。老中医细察精详,熟思良久曰,“此为小腿伤筋、风寒侵袭之证”。治疗方案为:① 内服舒筋活血汤加减,药用羌活、独活、川芎、防风、秦艽、牛膝、乳香、没药、血竭等,1日l剂;配服三七粉、云南白药、跌打药酒。②外用祛风散寒除湿活血中草药,煎水乘热熏洗,1日3次。③艾灸、**左腿足有关穴位,1日2次。诸法兼施、综合治疗23天,仍无明显起色。

    刻诊:左腿足畏寒,肌肉萎缩,不敢伸直,伸直则挛痛。右侧卧时疼痛稍轻,如左侧卧或仰卧,则疼痛难忍。下午、夜间疼痛增剧,不时痉挛;上午疼痛较轻,且能弯腰曲背,扶杖而移动几步,但不敢直立,直立则剧痛不已。纳可,舌脉无明显异常。

    阳虚阴盛、寒凝腿络之痛痹,治宜温阳消阴、祛寒通络。

    处方:


    (1)取阳和汤之意,合麻黄附子细辛汤:生麻黄50g,熟地lOOg,北细辛30g,熟附片100g.3剂。

    煎服法及禁忌:熟附片先用文火煮沸1小时,纳诸药,再用文火煮沸40分钟,连煎2次,约得药液500ml,分5次温服,1日1剂。忌食醋、水果及其他生冷食物。

    (2)山萸肉500g,用白酒2000ml浸泡7天以上,备用。

    二诊:服药1剂,左小腿疼痛显著减轻。服完3剂,坐、卧时左腿已能伸直,且能扶杖徐行百步,但仍不能长时间直立。

    效不更方,原方续进3剂。

    三诊:左小腿疼痛消失,已能较长时间直立,可弃杖缓行数百步,唯觉左腿足较沉重、不灵活。

    嘱其每日午、晚饭后各饮山萸肉酒50ml,连饮15天。

    1个月后随访,已经康复如初。(余国俊医案)麻黄辛温,入肺和膀胱经。有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利尿消肿之功效。-一般方书均列在解表散寒药之首。其实,麻黄的作用十分广泛,除用于外感风寒外,《本经》言其“破癥坚积聚”;《日华子本草》谓“通九窍,调血脉”;《现代实用中药》认为“对关节疼痛有效”。据此,我们要放开眼界,不断探索和研究麻黄未发现的作用,本文只是谈了点治疗疼痛方面的作用,仅是抛砖引玉,望大家能踊跃跟帖,多谈些这方面的体会和经验,以便交流。

  • 1
  • 2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