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占首位。我国发病年龄也40~50岁为最多。子宫颈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国内外大量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早婚,早育,多产,宫颈慢性炎症,以及性乱史者,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其中放射治疗能够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当目前的放射治疗技术还不能够杜绝放疗导致的放射反应如食欲不振,乏力,皮肤炎性反应,膀胱炎,直肠炎症状等。这些放射反应直接影响放疗的正常进行和疗效。因此,我们护士必需给予全程的综合护理,增强宫颈癌患者对放疗反应的耐受性,提高患者对放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其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 放疗前,要做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检查,排空小便,减少膀胱反应,会**备皮,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1次,预防**,盆腔感染及粘连,增强放疗效果。准备好窥阴器,宫颈钳,**盒,宫腔管,纱布等。患者去膀胱结石位,护士协助医师放置**盒与宫腔管,将患者推入治疗间,连接好**盒与宫腔管和后装治疗机。
2.放疗中护理 通过电视机和对讲机与患者联系,观察患者情况,若出现心慌,憋气,腹痛等症状,立即停机,进入机房内及时处理。
3.5 外照射时主要是皮肤护理。被照射皮肤经放射线对组织细胞的侵袭可出现皮肤反应,多在照射后8~10天出现。放射性皮肤反应一般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干性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色素沉着及脱皮,但无渗出,不会造成感染,但能产生永久性浅褐色斑。此时应给予保护性措施,用无**性软膏如维生素AD软膏和羊毛脂涂搽,湿性皮肤反应表现为照射区皮肤有湿疹,水泡,严重时可造成糜烂,破溃,因此要注意放疗区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衣物摩擦,如有水泡出现可涂2%甲紫,如已经破溃,可停止放疗局部敷以抗生素药物,促使痊愈。护士应随时观察患者皮肤颜色,结构和皮肤完整性,嘱患者勿搔抓皮肤,注意皮肤的清洁,干燥,内衣及用物因柔弱,吸湿性好,避免日晒,摩擦,热敷,粘贴胶布及使用含**性的肥皂和化妆品。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精准诊断与分层治疗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多...[详细]
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需要多模式、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结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