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 > 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诊治

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诊治

2012-05-02 10:08 阅读:2602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缺血性结肠炎(IC)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血供减少而导致的结肠壁缺血性损害,可引起结肠局部炎症,甚至导致永久性损伤。缺血性结肠炎(IC)是胃肠道最常见的缺血性损伤,也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在临床上,缺血性结肠炎(IC)可以表现为一系列

    缺血性结肠炎(IC)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血供减少而导致的结肠壁缺血性损害,可引起结肠局部炎症,甚至导致永久性损伤。缺血性结肠炎(IC)是胃肠道最常见的缺血性损伤,也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在临床上,缺血性结肠炎(IC)可以表现为一系列疾病过程,包括一过性结肠炎、结肠坏死、穿孔、狭窄和慢性结肠炎等,但早期诊断较困难。保持高度警觉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因素,对疑诊患者应进行结肠镜检查。半数以上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呈可逆性、非透壁性病变,保守治疗有效,但透壁性病变须接受急诊手术。

    一、缺血性结肠炎(IC)病因与流行病学

    1.急、慢性有别:急性结肠缺血常由于供应结肠的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髂内动脉)及其分支的阻塞或损伤引起,慢性结肠缺血则与相应血管的粥样硬化有关。

    2.缺血性结肠炎(IC)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肾病乃至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

    3.相关疾病或状况:包括血管炎、血液高凝状态、脱水、心衰、休克、腹部放疗术后、近期腹部手术史(尤其是腹部血管手术)、肠道感染(包括志贺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和难辨梭菌)、便秘、疝气、结肠肿瘤、憩室炎等。一些药物也可引起缺血性结肠炎(IC),如非类固醇类消炎药、雌激素、治疗偏头痛的麦角类药物、降压药物、抗精神病药物、伪麻黄碱和可卡因等。

    4.缺血性结肠炎(IC)流行病学:自1963年缺血性结肠炎(IC)首次被提出后,人们对此病的认识不断提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估计每2000例急诊入院患者中有1例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而且该数值可能被低估。缺血性结肠炎(IC)更易见于老年人(>60岁),占我国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总数的90%。

    二、缺血性结肠炎(IC)临床特征

    1.缺血性结肠炎(IC)症状:典型症状包括腹痛、便急和血性腹泻。常见表现为突发性左下腹(左侧腹)轻-中度痉挛性疼痛,有直肠刺激症状,在24小时内解出鲜红色或紫褐色血性粪便或单纯血性物质。全身症状包括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等。其他症状有厌食、恶心、呕吐等。

    2.体检:左下腹或全腹压痛、低热、心律加快,有时左髂窝可触及“肿块”。发生肠坏死时可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等腹膜炎的体征。肛指检查指套带有血迹。

    3.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缺血性结肠炎(IC)可发生于结肠的任何部位,但结肠脾曲和乙状结肠最易受累,病变发生于左半结肠者较右半结肠多见,其次是横结肠,全结肠病变发生率最低。早期病变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严重者可导致肠梗阻、肠坏死、穿孔、腹膜炎和感染性休克,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一过型、狭窄型和坏疽型。多数缺血性结肠炎是轻型的,在缺血发生数天或数周后出现自发性、自限性病变,炎症通常在保守治疗后缓解,但也可能形成狭窄。少数患者表现为暴发性,出现结肠壁透壁性坏死,若不及早治疗,则有生命危险。结肠病变的范围并不提示预后差,但右半结肠病变预示疾病严重。

    三、缺血性结肠炎(IC)诊断

    1.诊断原则
    结肠缺血的早期诊断依靠临床上的高度警惕,以及放射学或结肠镜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无益,应进行粪便培养以除外感染性结肠炎。

    2.诊断方法
    疑似缺血性结肠炎(IC)且无腹膜炎证据者,可在起病后48小时内进行结肠镜或温和结肠钡灌检查(无需肠道准备)。结肠镜可直接观察黏膜,并取活检。镜下表现为肠黏膜充血、水肿、瘀斑、黏膜下出血,黏膜呈暗红色、血管网消失,可有部分黏膜坏死,继之黏膜脱落、溃疡形成。病变部位与正常肠段之间界限清晰,一旦缺血改善,其症状消失快、病变恢复快,即“两快”,是与其他肠炎相鉴别的关键之一。镜下所见出血性结节是缺血性结肠炎(IC)的特征性表现,由黏膜下出血或水肿形成所致;病理组织学可见黏膜下层有大量纤维素血栓和含铁血黄素细胞。钡灌可显示“指压征”(黏膜下出血),检查最好在起病后48小时内进行,因为黏膜下出血重吸收或破溃将使“指压征”消失。钡灌和结肠镜检查时导致结肠过度扩张可引起肠腔内高压,加重缺血性损伤。腹部CT典型表现为非特异性的结肠壁增厚。结肠供血常在临床症状出现时已恢复正常,故不推荐进行肠系膜血管造影,仅当病变位于右半结肠,需除外急性肠系膜缺血时,才考虑使用。

    3.密切随诊观察
    可协助确诊并判断预后。黏膜下出血在48小时后可被溃疡所替代,随后可被修复;也可发生阶段性全结肠炎改变,类似克罗恩病。

    四、缺血性结肠炎(IC)治疗

    1.缺血性结肠炎(IC)手术适应症
    对缺血性结肠炎(IC)的处理方式视病情而定。约60%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预后良好,在1~2周后恢复正常,但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预后较差。下列情况须外科干预:腹膜炎、透壁性坏死、药物治疗无效或严重狭窄。

    2.缺血性结肠炎(IC)对症处理
    对于疑似肠系膜缺血的患者应立即禁食、禁水,静脉营养支持,使肠道充分休息,必要时予以胃肠减压。对于重症患者给予抗休克治疗,密切监测血压、脉搏、每小时尿量,必要时测中心静脉压或肺毛细血管楔压,同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菌血症;应用肛管排气缓解结肠扩张。避免使用血管收缩药,可应用血管扩张药物,疗程3~7天,少数需2周。患者腹部触痛加重,出现肌紧张、反跳痛、体温升高及肠麻痹,则表明肠坏死,须立即手术治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