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美医疗机构疑在华涉欺诈 被指拿肿瘤患者做实验

美医疗机构疑在华涉欺诈 被指拿肿瘤患者做实验

2012-02-02 10:33 阅读:1624 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近日,著名民间科普组织科学松鼠会成员、哈尔滨医生李清晨发表文章《警惕洋骗子对我国恶性肿瘤病人的欺诈》,将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中国代表处以及抗瘤酮推上风口浪尖。 松鼠会质疑洋神医 不久前,科学松鼠会成员、哈尔滨医生李清晨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美

    近日,著名民间科普组织“科学松鼠会”成员、哈尔滨医生李清晨发表文章《警惕洋骗子对我国恶性肿瘤病人的欺诈》,将“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中国代表处”以及“抗瘤酮”推上风口浪尖。

    “松鼠会”质疑“洋神医”

    不久前,“科学松鼠会”成员、哈尔滨医生李清晨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nti-Aging Medicine,简称‘A4M’)”是披着科学外衣的“洋骗子”,并找到了其在中国建立的中文网页“博金斯基医院”(www.china-burzynski.com),网页上有诸多不实宣传,诸如宣称“发明了几乎可以攻克人类癌症的基因机制”,而治愈癌症的药物正是博金斯基博士发明的药物“抗瘤酮”(Antineoplastons)。

    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网站上,对“抗瘤酮”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它目前只是进行到了临床二期试验,还不能真正上市用于治疗癌症病人。

    “抗瘤酮”无迹可查

    记者查询后发现,“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虽然在华的官网和“博金斯基医院”的中国官网不同、标注地址不同,但联系电话却是同一个。记者多次致电和发送Email试图联系,工作人员在记录下记者联系方式后表示,会尽快回复邮件并与记者联系。但十余天过去了,截至发稿,记者仍未得到该机构的回复和官方回应。

    记者用“抗瘤酮”的英文名“Antineoplastons”在FDA网站上搜索时,却无任何结果;在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官方网站上,也同样查询不到这一药物;在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SFDA)上,名为“抗瘤酮”的药物也未在进口药物之列。

    “科学松鼠会”网站主编告诉记者,“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NIA)”才是美国在抗衰老等领域的权威机构;在他们列出的“医疗骗局”名单中,“抗衰老疗法”排在第一,并指出:“没有任何疗法被证实能够延缓或者逆转衰老过程。”

    据悉,“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中国代表处”在华主要宣传两个方面:抗癌药物和抗衰老,同时提供会员服务和认证服务。如果要成为其会员,则需要缴纳昂贵的会费。更令人惊讶的是,2012年,“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还将在上海举办2012(上海)世界抗衰老医学大会暨再生生物健康科技博览会。

    让肿瘤患者当小白鼠?

    记者在北京工商局企业注册查询的结果显示,和“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相关的注册公司一共有3家,分别为美国国际医学会议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美国抗衰老医学学会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沃得世业国际抗衰老医学技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注册人同为“郭弋”。

    而据“沃得世业网站”介绍,在经历过咨询、评估等环节后,中国的肿瘤病人可以支付治疗费用、申请赴美并在美国开展“博金斯基癌症治疗”。“这样有欺骗中国患者到美国充当‘医疗小白鼠’之嫌。”李清晨表示。

    一个美国民间机构的“中国代表处”,通过注册“分身公司”以及开通微博、开设网站等多种途径,在中国推广一个并未批准上市的药物,并以求医心切的肿瘤患者作为宣传对象,这样的做法合规吗?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俞雄告诉记者,任何药物只有通过三期临床试验,才能获准上市,“抗瘤酮”如果处于二期临床阶段,显然还不能推销给病人。进口药如果要在中国*,必须报药监局批准;如果是开展临床性试验,流程也非常复杂,需要食药监局批准,通过各种检验;进入中国医院之后,还要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临床试验性质的药更不应该收费。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