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医患朋友圈:网络世界 医患交心

医患朋友圈:网络世界 医患交心

2016-03-02 21:05 阅读:1190 来源:环球医学 作者:j****n 责任编辑:jiamin
[导读] 网红和大V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一条消息,立即会引来网友诸多点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外科医生陈文军也是一名网红. 陈文军的医患朋友圈里好友已经突破1100人。从陌生到熟悉,从排斥到信任,医患关系的转变是一次次耐心地倾听和解答。 自2015年5月

    网红和大V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一条消息,立即会引来网友诸多点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外科医生陈文军也是一名“网红”. 陈文军的“医患朋友圈”里好友已经突破1100人。从陌生到熟悉,从排斥到信任,医患关系的转变是一次次耐心地倾听和解答。

    自2015年5月起,陈文军养成一个习惯:为病人诊断结束后随手递上印有二维码的名片。患者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接入一款方便医患沟通的手机软件,随时随地和陈文军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网络世界 医患交心

    万磊:“陈医生,我今天取了检查结果,检查结果显示……但是约不到你下周的号,该怎么办?”

    陈文军:“从检查结果来看,应该没问题。你若是不放心,下周一带片***区给我看下,光看下报告也就不用挂号了。”

    ……

    这段医患之间的对话,不是发生在诊室,也不是在病房,而是在一款医患交流的手机软件上。此时,陈文军或许在家里,或许在上下班的路上。

    和大多数医生一样,陈文军有着一定量的门诊压力,为了让挂号的患者都能得到诊断,分配给每位患者的时间十分有限。“沟通得越详细,隔阂就越少。”陈文军说,既然门诊的时间不够用,就用网上的时间来补。“我花30秒解决问题,也许就能让患者少跑几十公里路,少一天折腾。”陈文军说。

    把***、微信号、二维码名片都留给患者,很多医生担心会被打扰。但是陈文军不这么认为:“从陌生到熟悉,熟悉后变成朋友,和朋友聊天会觉得是负担吗?不会。”

    虽未谋面,也有信任

    朱华是武义人,是陈文军的一位门诊病人。为了减少来杭的奔波,陈文军为她联系邵逸夫医院武义分院进行手术。“分院的手术仪器和总院一样吗?我是不是还是去总院更好?”聊天对话框弹出,朱华对手术有些担心。陈文军耐心地向朱华介绍手术团队、器械准备等各个方面,朱华的纠结合疑虑打消了,她说:“我信您。”

    几次的网上沟通,让朱华渐渐理解并信赖陈文军:“无论陈医生在出差,还是在开会,他都会抽空回复我的问题。”朱华也开始理解其他医生,“以前觉得医生板着脸挺难说话,现在想想他们白天给人看病,晚上还要在网上答疑,我心理竟然有点儿心疼。”

    医患之间,信则两利,疑则两伤

    人在患病时,心情往往很糟糕,也特别脆弱。焦虑不安、紧张恐惧、担忧着急,这些是在诊室常见的患者心理特征。患者千里迢迢找到专家看病,恨不得一下子把心中的问题全部倒出来。实际上,越是著名的专家越没有太多时间给患者解释,这样也会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专家的不满,认为这么快就把他们打发走了。很多患者在离开诊室时,仍是满腹狐疑,对自己的病心中没数。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就会降低,这成为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也是容易出现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样一个医患关系敏感而微妙的时期,陈文军医生利用手机软件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交流的做法,是避免医疗**、改善医患关系一个很好的创举。

    其实,像陈文军这样负责任的医务人员有很多很多。要抽出时间与患者交流,办法总是有的,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也有不少医生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与患者保持交流,医患之间的和谐,关键不在技术,而在于医生是否愿意真正把患者当成朋友,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当然,医生把患者当成朋友,真诚与患者沟通交流的同时,患者也应该充分理解和体谅医务工作者。

    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大家共同去营造,无论是患者,还是医务工作者,都应该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些无端的指责。医患之间,信则两利,疑则两伤。惟有相互尊重、相互珍惜、相互信任,才能战胜疾病。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