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节约”.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今天,我们对这句话体会更深,践行最真。
场景一:
早上上班,刚刚走进住院部的大厅,我随手关掉了大厅里的电灯。“石大夫,上电梯吧!”熟识的患者及家属热情地招呼我上电梯。“不了,谢谢,我减肥,走上去。”我笑着回答。其实,自从几年前开始,为了响应创建“节约型医院”的号召,我们医院已经形成了医务人员尽量走扶梯的习惯了。
场景二:
走进科室,我从书包里拿出了几个小铅笔头儿--这是女儿上学写字用剩了的,短了,不好用了,就拿到医院来用。可能大家都奇怪,拿那么多铅笔头儿干什么?一开始我看见科室的护士们拿铅笔头来医院也是很诧异。后来经李娜一解释,我才明白:因为我们心内科心衰患者很多,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家属配合记出、入量,这就需要用到笔,一开始,总是用科内的圆珠笔、碳素笔,可是患者家属常常不知怎么就把笔弄丢了。一次、两次……次数多了,护士长这个“当家的”就着急了,这样浪费下去怎么行!因为我们科内好几个孩子是三年级以内的,用铅笔比较多,不知是谁最先提出把孩子用剩下的铅笔头儿带来用,还可以教育孩子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废物利用”的良好习惯。这样,逐渐在科室内形成了一股节约的风尚。
场景三:
每天,科内都要为患者打印一日清单,护士姐妹们发现打印完清单后清单上空白的边框很宽,于是,每天值班的护士又多了一项任务,用尺子比着把空白的纸边撕下来。当然撕下来的纸被充分利用了:小块的,用来做便签,写下一些交与下个班要做的事情或留言。大块的,被王春艳订成了小本本,用来记录她每天录入医嘱要注意的事情。因为现在普通处方不用开了,所以还有相当一部分废纸被我们几个大夫记上自己病人所需的口服药,提醒护士拿药。大夫打病历用废的纸张,也被护士用来打印输液卡。
场景四:
在我们科室,晚上夜班的护士在病人基本入睡后将楼道的灯部分关闭,这样,既不影响巡视,也避免了过多过亮的灯影响患者休息,还节约用电,真是“一举三得”!白天,更是没有长明灯的现象存在。
当然,这样节约的事情是随处可见的:洗手时严禁长流水,电脑不用时及时关机,科内,能用钢笔,尽量用钢笔,避免使用碳素笔浪费……用护士长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当花的,十个钱要花,不当花的,一个钱要省”.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我常常在想:医院要盖大楼,要发展,我们能做到些什么?我想如果医院每一位职工都发挥主人翁精神,主动发现身边不经意的浪费现象,树立起节约和环保的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样,也就为医院的大发展做出了自己的一些小贡献。俗话说的好: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希望我们从自己小家,从医院大家,都常足,则意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