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2015年医改 最需要翻越的山丘

2015年医改 最需要翻越的山丘

2015-02-02 20:58 阅读:1315 来源:医学界 作者:老* 责任编辑:老者
[导读] 有人说2014年是“医改徘徊年”,好比登山已过了初时的兴奋,感到了疲劳,进入了爬坡上坎的艰难阶段。成绩不菲、前路艰辛,2015年,医改要越过哪些山丘?

    有人说2014年是“医改徘徊年”,好比登山已过了初时的兴奋,感到了疲劳,进入了爬坡上坎的艰难阶段。成绩不菲、前路艰辛,2015年,医改要越过哪些山丘?

    “军事用词,请慎用”揪心

    在一些国人印象中,门诊医生,似乎正在成为最缺乏耐心的职业。

    一名患者如是自述:花4小时排队挂号,40分钟交费、拿药、约检查,而看病问诊只有4分钟。医生用各种方式提醒他,尽快腾出板凳。

    这在大医院中几成常态,让不少患者感到辛酸。一项由新华社联合《医学界》杂志、丁香园网站发起的医改调查中,上万人涌入倾诉,每两名患者里就有一人表示“希望更多地获得尊重,医生更耐心”.

    “不是不想尊重病人,很多时候是没有时间、没有条件表达尊重。”在北京一家知名医院,医生谭杰忧虑地看着门诊部。那里乱如菜市场,每个医生每小时要看近20个人。

    一位神经外科医生的家属说,先生周二一早六点离家,值班、手术、学术会议、再手术,到周五晚上八点才回家,自己还时刻担心他的安全,“大医院的医生什么时候能不这么累?”

    大城市的一些大医院始终处于“军事用词,请慎用”,人满为患。查阅《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5年至2013年,患者看病选择的变化,竟是一个三级医院“反超”二级医院的过程。到三级医院看病的比例从2005年的28.7%涨至2013年的45.3%,并在2012年实现了对二级医院的“反超”;而到一级医院诊疗的则降至6.6%,为2005年以来最低。

    被普遍期待的解决办法,是不断推进分级诊疗,并发挥医保报销的杠杆作用,让大家多到基层看病。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日前表示,2015年将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并制定差别化的医保报销政策,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结核病防止为突破口,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模式。

    “公立医院”难改

    既然大医院服务忙乱、粗糙,为什么人们还要彻夜排队、甚至千里迢迢涌入?

    原因无非是技术好、条件好、资源多。大医院和小医院的差距,某种意义上还在增大,如同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东东前不久所说:“我们的医疗资源现在好的是真好,差得真差。”

    这一巨大的差别,直接和投入相关。“小医院的‘吸金’能力远逊,加剧了结构失衡。”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务处副处长杨震表示。

    **投入大致是两部分,一是投给供方,比如医院;一是投给需方,比如医保。对于供方的投入,不管蛋糕怎么切——按床位、按患者或按医生,都和规模相关,基本是“看锅大锅小撒胡椒面”;而对于患者的投入,也由他们抱着医保卡,纷纷送进大医院。

    以2012年为例,财政补贴对各级医院的平均每家投入数值,中央属综合医院为16583.9万元,而县属综合医院几乎是零头——715.9万元。

    胡椒面遍洒,既难解基层燃眉之急,又不能缓解大医院的创收冲动。公立医院的人员绩效工资、运行经费都要靠收费,它们运转如同企业,一心赚钱。

    后果可想而知。“公立医院长期存在的以药养医、药品价格虚高、药品回扣、大处方大检查的现象,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江宇说。

    公立医院何处去,考验着改革者。江宇认为,过去10年,医改在基层取得很大成就,实现了医保全覆盖,就医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大大提高。但公立医院的改革迟迟难有突破,是下一步要重点攻克的“堡垒”。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