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呼吸科医学进展 > 结核性浆膜炎诊断新方法

结核性浆膜炎诊断新方法

2014-04-02 22:12 阅读:1857 来源:北京协和医院院报 作者:小*子 责任编辑:小李子
[导读]   结核性浆膜炎是常见肺外结核的一种,在结核高流行区是形成浆膜腔积液的常见原因之一。既往常用的病原学或组织学阳性是该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存在分枝杆菌培养耗时长、敏感性低等缺点,组织病理学则是有创检查。为找到更理想的诊断方法,北京协和医院感染

  结核性浆膜炎是常见肺外结核的一种,在结核高流行区是形成浆膜腔积液的常见原因之一。既往常用的病原学或组织学阳性是该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存在分枝杆菌培养耗时长、敏感性低等缺点,组织病理学则是有创检查。为找到更理想的诊断方法,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刘晓清、张丽帆、张月秋等以该院2008年至2011年间疑诊为结核性浆膜炎的206例住院病人为对象开展了一项前瞻性的细胞免疫学研究。结果显示,在结核高流行区,与外周血T-SPOT.TB相比,浆膜腔积液T-SPOT.TB在辅助诊断结核性浆膜炎方面更具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关的研究论文发表在2014年1月的PlosOne杂志上。

  外周血T-SPOT.TB是辅助诊断结核感染的细胞免疫学新方法,大量研究已证实其检测结果并不受卡介苗(BCG)免疫接种的影响,在鉴别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方面既敏感又特异。但它的缺点是不能区分活动性结核病与潜伏性结核感染。而在像中国这样的结核高流行地区,由于潜伏性结核感染率较高,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外周血T-SPOT.TB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特异性。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来弥补外周血T-SPOT.TB检测的特异性不足呢?研究者们把目光瞄准了结核活动部位的结核特异性T细胞检测。

  刘晓清带领课题组对北京协和医院2008年6月至2011年9月收住的、以包括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等在内的浆膜腔积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疑诊为结核性浆膜炎的206例住院病人开展了一项前瞻性研究,比较了浆膜腔积液T-SPOT.TB和外周血T-SPOT.TB两种检测方法对结核性浆膜炎的诊断价值。研究结果显示:以每百万单个核细胞里的斑点形成细胞24(SFCs/106MC)为临界值,浆膜腔积液T-SPOT.TB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9%、87.1%、85.0%、93.1%,均显著高于外周血T-SPOT.TB检测(73.0%、73.1%、68.45、77.3%)。同时,浆膜腔积液结核特异性T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外周血,是后者的4.6倍。研究结果支持了结核性浆膜炎发生时结核特异性T细胞从外周血向浆膜腔迁移的理论。

  研究组同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得出浆膜腔积液T-SPOT.TB诊断结核性浆膜炎的最佳临界值为56(SFCs/106SEMC)。此时敏感性90.5%,特异性89.2%,阳性预测值87.0%,阴性预测值92.2%。

  由于浆膜腔积液T-SPOT.TB显著提高了诊断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刘晓清等建议临床应用上将浆膜腔积液T-SPOT.TB与外周血T-SPOT.TB进行联合检测。当浆膜腔积液T-SPOT.TB与外周血T-SPOT.TB二者的斑点形成细胞数之比大于1时,更倾向于诊断结核性浆膜炎。此外,刘晓清还提示了浆膜腔积液T-SPOT.TB检测对标本采集的严格要求。需采集新鲜、肝素抗凝的浆膜腔积液,用无菌容器室温存放、不可冷藏,并于4小时之内送检。如标本留取不当,会影响检测结果。

相关阅读:
英国研究确认家猫能传染肺结核
NEJM:防止肺结核仍需探讨更优方案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