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警醒!4人18天内在仪征一医院输液死亡

警醒!4人18天内在仪征一医院输液死亡

2014-04-02 14:28 阅读:2707 来源:医学论坛网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扬州仪征市人民医院18天内,连续4名患者在输液后身亡,其中3名患者使用了同一种药品。 目前患者死亡的原因,还在调查之中,尚无明确结论。 医院以救死扶伤为使命,应该在工作流程上非常严谨,一旦发生患者意外死亡的事件,应认真分析患者死亡的原因,尽力避

    扬州仪征市人民医院18天内,连续4名患者在输液后身亡,其中3名患者使用了同一种药品。

    目前患者死亡的原因,还在调查之中,尚无明确结论。 医院以救死扶伤为使命,应该在工作流程上非常严谨,一旦发生患者意外死亡的事件,应认真分析患者死亡的原因,尽力避免相同事件连续发生。该院在发生第一例输液死亡后,是否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是否按照规定的流程上报了患者死亡,是否将涉及的药品送检,目前一大堆问题等着该医院回答。

    医疗以医院以救死扶伤为使命,医院的一点点马虎和不严谨,都可能导致患者付出惨重代价。此一事件,尤其值得警醒。

    该报道还披露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连续4名患者死亡后,医院尚未搞清楚患者死亡的原因,就和3名患者的家属打成了赔偿协议。比起保护患者的生命来说,该院似乎更重视把事情罩住,而不是去分析问题、堵住漏洞。这种管理逻辑,到底是以医疗为中心,还是以维稳为中心呢?是以患者为中心,还是领导的帽子为中心呢?

    希望当地有关主管部门能够惩前毖后,将该事件的中的教训总结出来,以利于该院改进工作。

    从3月3日到3月20日,在扬州仪征市人民医院先后有4名患者在输液后出现异常,经抢救无效身亡。短短18天时间竟然发生4起悲剧,是患者身体有异常,还是医生使用的药物有问题?或者另有原因?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短短18天内,4名患者输液后死亡

    在仪征市人民医院行政楼4楼,两位老人坐在地上悲痛欲绝,“我们的女儿在医院挂水死了,医院到现在没给说法……”

    他们的女儿,姓石,50岁,仪征人,3月18日上午因为咽喉不适来到仪征市人民医院就诊。检查后,医生诊断为急性喉炎,并进行了输液治疗。次日上午,石女士再次来到医院治疗后回家。当天晚上,她因症状加重又赶到医院就诊,医生继续给予输液等治疗。没想到,后来石女士身体出现异常,呼吸困难、抽搐,最终经抢救无效于20日零时死亡。

    “在这位患者出事后,紧接着又有一名患者在这家医院输液的时候死了。”调查中,几位不愿透露身份的患者及家属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而据了解,在本月初,也相继有两名患者在这家医院输液死亡。

    短短18天时间,同一家医院内发生4起患者输液死亡事件,这一消息很快在社会上传开,有人在网上发布消息,称4名死亡患者用的是同种同批次的药物,怀疑是药物出了问题,同时质疑医院的医疗技术不到位。

    院方承认有此事,但原因尚未有定论

    这个消息是否属实?现代快报记者随后找到了医院的相关负责人。

    “不到20天时间里,确实有4名患者在医院输液死亡,其中3名死者家属已经与院方达成处理协议,但所有患者的死亡原因尚未有定论。”仪征市人民医院院办副主任兼党办副主任梁劲松告诉记者。

    随后,该院医务科科长秦志忠向快报记者介绍了4名死亡患者的相关情况。

    院方通报

    4名死亡患者中,有3人用了同一种药

    患者陈某,女,51岁,仪征人。2月27日因恶心、呕吐1天来仪征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患者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正在服用MTX(抗叶酸类抗代谢药)。门诊诊断:上感,发热待查,予以药物治疗,并告知次日复诊。但患者2月28日和3月1日两天未***复诊。3月2日到该院复诊,继续予以药物治疗。3月3日再次***就诊,门诊诊断为腹痛待查,胃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我本人就是消化科专家,参与了该患者的救治。”秦志忠说。经他会诊建议住院治疗,后来其他医生再次建议住院治疗,但患者因其他原因拒绝,继续门诊治疗。3月4日上午7时20分, 患者突发神志不清,由120送到该院,入院后检查,发现患者神志模糊、气喘、皮肤湿冷,血压80/50mmHg,心律150次/分。院方立即通知病危,并予以抗休克治疗,病情稍平稳后拟进行头颅CT等检查。不料,在检查过程中患者突发呼吸心跳停止,10时15分,患者经抢救仍无心跳呼吸,宣告死亡。

    因患者家属对治疗有异议,经第三方调解,目前已达成处理协议。

    患者万某,男,24岁,仪征人。3月3日晚6时17分因中上腹部疼痛1小时,到仪征市人民医院就诊。就诊时神志清楚,就诊前及就诊过程中均有呕吐一次,无腹胀、腹泻。当晚6时45分左右,检查结束,医生诊断为“腹痛待查”。因患者腹痛明显,医嘱予以解痉止痛、抑酸护胃治。但时隔10分钟左右,患者突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医护人员立即予以抢救,直至晚8时15分,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

    目前经第三方调解,也达成处理协议。

    患者石某,女,50岁,仪征人。3月18日上午9时许因声嘶、呼吸困难2小时,在该院耳鼻喉科就诊,拟诊“急性喉炎”给予抗炎、消肿治疗。当天中午12时许,患者仍觉呼吸不畅、头痛,后内科参与会诊,检查血常规提示贫血,又并请血液科会诊。3月19日上午继续抗炎、消肿治疗后回家。当晚7时48分,患者自觉症状加重,又一次来到医院急诊,继续给予抗炎治疗。深夜10时左右病情加重,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大小便失禁,立即实施抢救,至20日零时抢救无效宣布死亡。

    秦志忠介绍说,石某死亡之后,医院方面迅速请来其他医院的多名专家分析讨论原因,专家组讨论认为,患者死亡原因可能有:肺栓塞可能伴有急性脑干梗塞;感染性休克,院方建议尸检,但家属目前不同意。目前,医院正在与家属沟通协商具体处理流程和办法。

    患者陈某,男,50岁,江西籍在仪征打工。3月20日下午,陈某因咽喉部位不适来到该院就诊,急诊医生对其使用药物治疗,同时开了口服药物,当时的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建议次日看专科门诊。输液结束后患者乘车离开医院,但离开医院大约4公里的地方突然意识不清,立即又返回医院,经抢救无效于下午4时左右死亡。后经第三方调解,家属与院方达成了处理协议。

    秦志忠说,4名死亡患者,有3人使用了同一种药物,但不是一个批次。

    调查进展

    正在检查相关药物和器械,结果4月5日左右才能出来

    对于这4起患者死亡事件,秦志忠表示,医院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要看最终的调查结果。

    梁劲松则介绍,事发之后,医院迅速向仪征市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汇报,扬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员也迅速赶到医院参与调查,目前原因和责任尚未有定论。下一步,医院将会邀请上级专家帮助分析找事发原因,但内部的整改已经在进行。

    昨天下午,仪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周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医院在3月20日下午向该局反应此事后,他立即带队前往调查,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发后,首先要求仪征市范围内所有医疗机构暂停使用嫌疑最大的一种药物;其次对4名患者发病期间所有使用的药物及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等进行检查,一共有16个批次,涉及多个厂家。同时协调相关药物及器械厂家所在的管理部门对厂家进行检查。

    至于16个批次的药物和器械的最终检验结果,需要等到4月5日左右才能得知,所以目前不好下最终定论。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