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内分泌科医学进展 > 《科学》:酵母染色体被首次成功合成

《科学》:酵母染色体被首次成功合成

2014-04-02 10:44 阅读:1368 来源:《科学》 作者:李* 责任编辑:李安
[导读] 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小组联合宣布,第一条能正常工作,具有生物工作特性的酵母染色体被成功合成。这一科研成果被誉为攀上了合成生物学的高峰,向合成人造微生物等生命体离人类越来越近。

    27日,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小组联合宣布,第一条能正常工作,具有生物工作特性的酵母染色体被成功合成。这一科研成果被誉为攀上了合成生物学的高峰,向合成人造微生物等生命体离人类越来越近。来自中国的深圳华大基因,天津大学,清华大学负责了部分染色体合成。

    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Science)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历时7年成功构造了源于酿酒酵母的被称作synIII的染色体,尽管合成的仅仅是酿酒酵母16条染色体中最小的一条,但这是通往构建一个完整的真核细胞生物基因组的关键一步。科学家首次成功合成酵母染色体

    最让研究人员自豪的是这条染色体被成功整合进***酵母细胞之中。研究负责人、美国纽约大学的JefBoeke说:“携带这条合成染色体的酵母细胞相当正常,它们与野生酵母细胞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它们还拥有一些新的能力,能够完成野生酵母无法完成的事件。”Boeke认为,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就像第一个人类基因组被测序完成一样”。

    2010年,美国科学家CraigVenter曾宣布,培育出第一个由人工合成基因组控制的细胞,引起广泛争论。有科学家表示,Venter的工作是在细菌中完成的,对象只是原核生物,而本次研究是第一次合成了完整的真核生物染色体,且复杂性远高于前者。

    染色体synIII在酵母中的原始版本拥有近32万个碱基对,Boeke等人进行了500多处修改,删除了近4.8万个被认为对染色体**和生长没有用处的重复碱基对,还删除了一些被称为垃圾DNA的序列,比如不能编码任何蛋白质的序列及能够任意移动并可能导致变异的“跳跃基因”片段,最终构建的染色体拥有约27万个碱基对。
Boeke表示:“改变基因组就像赌博。一个错误的变化,就可能杀死细胞”,而我们的酵母仍然活着,这非常重要,说明我们的合成染色体生命力顽强,赋予酵母新的属性。”

    科研人员分析总结说,这项成果更快地培育新的酵母合成菌株,用于制造稀有药物,包括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或治疗乙肝的疫苗等非常有帮助。另外,合成酵母还能用于生产更有效的生物燃料,如乙醇、丁醇和生物柴油等。Boeke说:“我们的研究实现了合成生物学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

相关阅读
美首次人工合成出酵母菌染色体片断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