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专家合作进行的一项回顾性分析发现,发作性睡病的发病存在季节性变化,与接种甲流疫苗关系不大。这一结论与此前欧洲研究报告指出的“发作性睡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可能与接种甲流疫苗有关”的结论相反。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神经病学年鉴》上。
这一回顾性研究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韩芳教授课题组与美国斯坦福睡眠科学与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合作完成。针对1998年~2011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接受诊疗的发作性睡病患者,研究人员收集了629名患者(多为儿童)的发病月份和年份。分析发现,在中国发作性睡病的发病呈季节性变化,以春夏之交的4月份发病最高,而在11月份发病最低。
研究人员还发现,2009年~2010年甲流疫情结束后,在该中心就诊的发作性睡病病例数显著提高,达到了173例,相比之前增长了3倍。在可回忆预防接种史的154名患者中,只有6%的人明确接种过甲流疫苗,研究人员认为接种甲流疫苗不太可能是引起该病的原因。而在2009年~2010年甲流疫情结束后,欧洲研究报告则指出:“发作性睡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可能与接种甲流疫苗有关”。
韩芳介绍,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睡眠疾病,由下视丘分泌素缺失引起。患者会出现不可抑制的嗜睡、突然脱力发作而猝倒、入睡幻觉及睡瘫等症状,患病率在白人中为1/2000, 我国人群患病率与白人相当。该疾患因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备受睡眠医学界的重视。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