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神经影像学课件(同济) - 医学资源下载
2013-08-01 05:00
阅读:689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爱爱医资源网
[导读] 【PPT】神经影像学课件(同济)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soo1983 资源分类:医学 - 内科学 资源属性:PPT 资源售价:5 爱医币 资源大小:5.01M 关注入数:634 人次 评论人数
【PPT】神经影像学课件(同济)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
soo1983 资源分类:
医学 -
内科学 资源属性:
PPT 资源售价:5 爱医币
资源大小:5.01M
关注入数:634 人次
评论人数:0 人
下载人数:32人
上传日期:2012-11-27 20:14:49
【ppt】神经影像学课件(同济)
神经影像学
神经影像学
颅 脑 检 查 方 法
头颅平片(plain film of skull)
诊断价值很有限
脑血管造影(cerebral angiography)
采用DSA技术
用于诊断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
血管闭塞和了解脑瘤供血情况
C T
平扫;增强;CTA
MRI
SE T1WI T2WI FLAIR DWI
PWI MRA fMRI
一、磁共振自旋回波序列(MRI SE SEQUENCE)
二、MR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nance Angiography)
二、MR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nance Angiography)
脊 髓 检 查 方 法
脊髓平片
(plain film of spine cord)
脊髓造影
(spinal myelography)
CTM
(CT myelography)
MRI (MRM)
显示脊髓和病变最佳影像检查方法
一、脊髓平片(plain film of spine cord)
二、脊髓造影( spinal myelography )
三、脊髓MR水成像(MR myelography)
正常脑CT横断位图像
正常脑CT横断位图像
正常脑CT横断位图像
正常脑CT横断位图像
正常脑MRI表现
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MRI像
清晰而逼真地显示
脑皮质、髓质、脑脊液
颅神经和脂肪
无骨骼伪影的干拢
MRI矢状位
脑干、中脑、桥脑、延髓
垂体柄和垂体
垂体正常高度为2-8mm
正常脑MRI表现
颅脑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平片(Plain Radiogram)
脑血管造影(Cerebrum angiography)
CT and MRI
病灶显示 CT异常密度或MRI异常信号
病灶的强化表现
脑水肿(brain edema)
占位效应(space occuping effect)
脑积水(hydrocephalus)
脑萎缩(brain atrophy)
胶质瘤(Glioma)
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
(一)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
Ⅰ级 分化良好,良性
Ⅱ级 良恶性交界性肿瘤
Ⅲ -Ⅳ级 分化不良,恶性
胶质瘤的MRI和CT表现
胶质瘤(Glioma)
良性星形细胞瘤
影像学表现
均匀
无水肿 无强化
CT 低密度
MRI T1低信号 T2高信号
胶质瘤(Glioma)
恶性星形细胞瘤
影像学表现
不均匀性
血管源性水肿
增强
不规则血管
胶质瘤(Glioma)
恶性星形细胞瘤(Ⅳ级)
特点
三带-低密度中心、环形增强、水肿
少突胶质细胞瘤(Oligodendroglioma)
少突胶质细胞瘤(Oligodendroglioma)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
髓母细胞瘤(14-years- old male)
髓母细胞瘤(14-years- old male)
髓母细胞瘤MRI
脑膜瘤(meningioma)
脑外肿瘤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粒细胞
好发部位依次为
矢状窦旁大脑凸面 大脑镰 嗅沟
鞍结节 蝶骨嵴 小脑桥脑角
小脑幕 斜坡
脑膜瘤X线表现
头颅平片
邻近颅骨可见颅骨内外板变薄、膨胀、吸收
有骨质增生、硬化
颅板增厚等改变
血管造影
血供丰富
肿瘤均匀一致和持续强化
即为“肿瘤染色”
脑膜瘤CT表现
平扫
多表现为均匀略高密度或低密度
结节或肿块影
肿瘤钙化发生率约为15%
增强
肿瘤常明显均匀强化
轮廓光滑整齐
瘤周低密度区 ,边界清楚
脑外起源征象
白质坍陷征、脑膜强化
颅骨增生、硬化,破坏或变薄
脑膜瘤MRI表现
T1WI上等信号
T2WI上多为等、低信号,少数高信号
钙化、囊变和砂粒体和纤维分隔成份
肿瘤信号可不均匀
血供丰富者可见点、条状扭曲流空血管影
增强明显强化
肿瘤包膜呈低信号环影
脑膜强化,脑膜尾征(dural tail sigh)
垂体瘤(Pituitary adenoma)
平片 蝶鞍扩大,骨质吸收、破坏
CT
鞍内结节影,密度多均匀
增强瘤体均匀强化
坏死囊变区为低密度,不强化
冠状位肿瘤呈哑铃状(束腰征)
垂体卒中(肿瘤出血)
肿瘤突然膨胀、增大,呈高密度
微腺瘤(<1cm)
垂体瘤X线表现
平片和分层表现
蝶鞍扩大
鞍底凹陷
鞍背、后床突后移
骨质吸收、薄、破坏
分层摄影显示更清楚
垂体瘤CT表现
平鞍内结节影,密度多均匀
增强扫描整个瘤体均匀强化
向下生长致鞍底下陷
肿瘤向上生长使鞍上池闭塞
束腰征
体积大者密度不均匀,坏死囊变低密度
增强肿瘤实质强化
坏死囊变区仍呈低密度
肿瘤突然膨胀、增大,呈高密度或低密度
视力下降、Ⅲ、Ⅳ、Ⅵ对颅神经麻痹
头痛、脑膜刺激
垂体卒中
垂体瘤MRI表现
MRI矢状位和冠状位成像
可显示垂体瘤形态、大小
可显示鞍内外生长情况
可显示残存正常垂体
肿瘤坏死囊变,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
囊液成份不一时表现液—液平
视交叉受压变形、海绵窦闭塞
颈内动脉包绕、蝶窦内生长情况
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inoma)
小脑桥脑角区最好发的肿瘤
起源听神经根神经鞘膜(Schwann)细胞
临床症状
听神经受压
症状眩晕、耳鸣、耳聋
听神经瘤影像学表现
平片 内听道扩大、变短,局部骨质吸收、破坏
CT
桥小脑角
圆形、类圆形等
密度影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低密度区为肿瘤坏死囊变区
瘤体周围多有低密度水肿带
增强CT瘤体实质部分有明显强化
呈结节状、单环状、或多环状强化
听神经瘤影像学表现
MRI
T1WI上呈等或略低信号
在T2WI上呈高信号
肿瘤坏死囊变时信号更高
出血与肿瘤囊性形成液-液平
增强实质部分强化而囊变不强化
MRI能显示小听神经瘤
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 of the brain)
多见血行转移
多发、皮髓质交界处
CT平扫
高、等、低、混杂密度
瘤周水肿明显
小肿瘤,大水肿
增强结节状、环状强化
MRI
T1低信号、T2高信号
增强多样化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脑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病理
缺血
坏死、液化
坏死组织清除
胶质细胞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
囊变、软化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T
24小时低密度区
2~3周出现模糊效应
继而低密度
最后囊腔形成
增强:不均匀、脑回状、条状强化
MRI
T1低信号、T2和FLARE高信号
DWI、PWI可检出早期脑梗死
区别新旧梗死灶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 )
穿支动脉梗塞引起深部脑组织小面积梗死
CT
基底节区、丘脑、脑干 5-10mm
小片状低密度区
MRI
T1低信号;T2高信号
比CT敏感,FLARE和DWI更佳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enic infarction)
脑梗死后缺血区血管再通出血
出现于脑梗死后一至数周
CT
低密度区出现高密度影
MRI
梗死区内出现斑片状不均匀高信号
脑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
部 位:壳核、外囊、丘脑、内囊多见
CT表现
新鲜血肿长圆形或不规则高密度影
CT值 50-60HU,占位效应
破入脑室,少至大量及脑室铸型
血肿吸收,密度降低、周边开始
环状强化,周围为低密度水肿
第四周后,等密度至低密度、囊腔形成
最后形成裂隙状残腔
脑出血MRI表现
MR信号强度反应血肿内血红蛋白变化
(含氧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
→ 正铁血红蛋白 →含铁血黄素)
细胞外正铁血红蛋白
高信号
含铁血黄素沉着
低信号
颅脑损伤(Brain trauma)
检查方法 CT为主
颅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
硬膜下出血(subdural hematoma)
脑挫裂伤(laceration and contusion of brain)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
颅脑损伤(Brain trauma)
CT
急性期呈均匀高密度影(CT值40-100HU)
随时间延长血肿吸收,密度降低、范围缩小
硬膜外血肿
颅骨内板下双凸形,较局限
硬膜下血肿
颅骨内板下新月形,薄而广泛
颅脑损伤(Brain trauma)
脑挫裂伤
低密度区;点片状出血圆形或不规则形
蛛网膜下腔 出血;脑内血肿等
单发或多发
弥漫性轴索损伤
弥漫性脑水肿、脑肿胀
脑灰质、白质交
界处和胼胝体散在分布 出血
脑室、沟、池变窄或消失
颅脑损伤(Brain trauma)
脑干损伤 MRI为佳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骨骨折
线形、凹陷性
粉碎性
穿入性
气颅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CT表现
大脑纵裂密度增高
脑池密度增高
脑沟密度增高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