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学资源 > 【PPT】肿瘤化学治疗的基本知识 - 医学资源下载

【PPT】肿瘤化学治疗的基本知识 - 医学资源下载

2013-08-01 05:00 阅读:606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爱爱医资源网
[导读] 【PPT】肿瘤化学治疗的基本知识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醫璐冇伱 资源分类:医学 - 临床其他 资源属性:PPT 资源售价:1 爱医币 资源大小:0.10M 关注入数:504 人次 评论人数:0
【PPT】肿瘤化学治疗的基本知识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醫璐冇伱
资源分类:医学 - 临床其他
资源属性:PPT
资源售价:1 爱医币
资源大小:0.10M
关注入数:504 人次
评论人数:0 人
下载人数:20人
上传日期:2012-11-27 14:36:14
【ppt】肿瘤化学治疗的基本知识 肿瘤化学治疗的基本知识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陈嘉 2004/17/7 沐阳 肿瘤内科简况(1) 早在几千年前国内外医学史上,己有应用药物治疗“肿瘤”的记载,而近代药物治疗肿瘤起始于1865年Lissaucer应用亚砷酸溶液治疗慢性白血病,至1942年Gilman和Goodman等,试用氮芥治疗淋巴瘤及血液系统疾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重视,公认其为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简称为化疗)的开端。此后随着新药的不断筛选,临床药理及应用研究的发展,于1956年先后合成了环磷酰胺与氟尿嘧啶,使有些实体瘤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加之放线菌素D治疗肾母细胞瘤和绒毛膜上皮癌获得了成功,使肿瘤化疗受到了更广泛的注意,各国逐渐建立和完善抗癌药物的研究体系,新的有效的抗癌药物不断涌现,并开始注意如何正确合理地确定剂量;给药时间;监测防止各种药物的毒付反应。特别是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受损而伴发的严重感染等。临床肿瘤化疗已成为内科领域内的一个专门学科。1968年Karnofsky正式提出肿瘤内科学这一名称,初步确立了内科治疗在肿瘤临床上的地位。 肿瘤内科简况(2) 七十年代初,由于广谱抗肿瘤化疗药物顺铂和抗生素蒽环类-阿霉素的发现,使一些肿瘤的治疗效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有些还可望获得根治,肿瘤内科治疗,不再仅仅是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已开始向根治性治疗过渡。在一些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由于作用机制较新的几种抗肿瘤药物的发现(如紫杉醇、半合成的喜树碱类衍生物、鬼臼毒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去甲长春花碱及阿糖胞苷类衍生物等),以及从根治性治疗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疗效与剂量强度有着密切关系;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使用,促进了自身骨髓移植(ABMT)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的临床应用,尤其对有治愈可能的肿瘤可望通过超常规剂量化疗,以期提高治愈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此外对化疗引起的严重呕吐也有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方法,多药耐药基因的发现、生物治疗和基因治疗的兴起,以及对化疗后患者机体骨髓功能和内在抗病能力的恢复等方面所积累的临床经验使肿瘤内科治疗日趋完善。 肿瘤内科治疗疗效分级 Ⅰ 可根治的肿瘤(治愈率>30%) 滋养叶细胞肿瘤 睾丸肿瘤 Burkitt淋巴瘤 霍奇金氏病 大细胞型淋巴瘤 儿童急性白血病 肾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Ⅱ 可延长生存时间(治愈率在5~30%)的肿瘤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小细胞肺癌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成骨肉瘤 胃癌 Ⅲ 姑息性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肾癌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乳腺癌 膀胱癌 前列腺癌 子宫内膜癌 黑色素瘤 头颈部癌 肿瘤化疗的适应症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目前肿瘤化疗临床常用于治疗: 1.晚期或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手术或放疗,而又具备化疗条件的病人。如为初次治疗,以期取得近期缓解,一般称为诱导化疗,如初次化疗失败需要更换其他方案常称之为补救性治疗。 2.对已进行了手术或放疗的病人,为了消除微小残留病灶,防止复发、转移需给辅助性全身化疗。 3.因病情需要也选择经胸腹膜腔、骨髓、椎管内、及动脉内插管给予恰当的局部化疗。 4.对一些有望治愈的肿瘤,为提高治愈率,在ABMT和PBSCT的支撑下,可选用高剂量或超常规剂量化疗。 5.为了使局限性肿瘤,在应用局部治疗手段前先使用化疗促使局部肿瘤缩小,以期减少切除范围,减少手术创伤入清除或抑制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持机体功能,防止转移以进一步改善预后,称之为新辅助化疗。 临床进行化疗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化疗前必须获得病理或细胞学诊断,个别确实难以取得组织学或细胞学材料,也应通过临床物理学及实验室检查获取比较确切的诊断依据,并结合临床征象体检,充分了解肿瘤侵犯范围,尽可能作出T.N.M分期。 2.接受化疗的病人体质状况应比较好,基本能生活自理,无伴发其他严重的疾病,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正常,才可能耐受化疗。凡骨髓或肝肾功能有轻度损伤时、可参照有关标准调整化疗药物用量。 3.必须在肿瘤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化疗,应该让病人熟悉有关药物的常见副反应,以便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详细做好各项指标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尽可能减轻毒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4.根据病理类型和分期,是否存在高危复发因素,按初治或复治等情况,制订合适的策略,选择合理的、最佳的化疗方案。对有望治愈的病人,应争取首次治疗取得完全缓解,此后再予巩固强化治疗争取达到根治。 5.化疗期间应注意观察化疗药物过敏,粒细胞减少及并发感染的处理。 6.应帮助病人树立战胜肿瘤的信心,消除对化疗的恐惧心理,对可能出现的消化道反应及脱发要有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如原有晕船或咽喉反射较敏感的病人,需及早采用预防止吐措施,尽量减轻首次化疗的胃肠反应。 7.治疗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进清淡、富于营养、易消化吸收的饮食。也要补充适量的新鲜水果及液体以便促进药物分解物从尿中排泄。此外必须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粘膜损伤,减少并发感染的机会。 8.当化疗期间出现频繁呕吐影响进食或每日腹泻超过5次且伴有血性粘液,白细胞总数低于3×109 /L,血小板少于60×109 /L,出现心律紊乱及肝肾功能损伤应及时停药观察。 常用化疗药物的分类 烷化剂 氮 芥 环磷酰胺 异环磷酰胺 甲酰溶肉瘤素 甘磷酰芥 美法仑 卡莫司汀 司莫司汀 洛莫司汀 消卡芥 六甲密胺 苯丁酸氮芥 塞替派 抗代谢药 甲氨蝶呤 巯嘌呤 氟尿嘧啶 替加氟 阿糖胞苷 羟基脲 健择 抗肿瘤抗生素 放线菌素D 丝裂霉素 平阳霉素 柔红霉素阿霉素 阿克拉霉素 抗肿瘤植物药 长春碱 长春新碱 异长春花碱 依托泊甙 高三尖杉酯碱 羟基喜树碱 开普拓 替尼泊甙 紫杉醇 紫杉特尔 抗肿瘤激素类 他莫昔芬 氨鲁米特 甲羟孕酮醋酸酯 其他抗肿瘤药 丙卡巴肼 达卡巴嗪 顺铂 卡铂 奥沙利铂 奈达铂 络铂 左旋门冬酰胺酯 干扰素 亚叶酸钙 米托蒽醌 恩丹西酮 美司钠 环胞菌素A 香菇多糖 常用化疗药物的机制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1) 近期毒副反应 1.过敏反应—仅少数药物其发生率达5%,如左旋门冬酰胺酶和紫杉醇,可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呈现喘鸣、瘙痒、皮疹、血管性水肿、肢体疼痛和低血压,对以往有药物过敏史者应用时需慎重,为了预防或减轻过敏反应可在用上述药物前常规使用地塞米松及苯海拉明等的同时必须严密观察用药过程。 2.局部及全身性皮肤毒性—局部毒性表现为包括静脉炎,疼痛、红斑和继发于药物外渗的组织坏死,常在使用蒽环类、去甲长春花碱类、丝裂霉素、博莱霉素类、紫杉醇、鬼臼乙叉甙、氮芥及5-氟尿嘧啶时多见,有时还可导致全身性毒性包括脱发及皮肤色素沉着。长期化疗除了脱发外还可引起阴毛、腋毛和胸毛脱落。一般在用药后1-2周发生。停药后1-2月开始再生,用药前需向病人说明,消除其思想顾虑。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2) 3.骨髓抑制—化疗后通常先出现白细胞减少,然后出现血小板减少,很少引起严重贫血。化疗药物除博莱霉素类等少数药物外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作用,且常与剂量强度有着密切关系。 ①粒细胞减少的后果是并发严重感染的机率明显上升,可直接危及生命。一蛋白细胞在1×109 /L以下持续7-10天,尤其是粒细胞绝对数低于0.5×109 /L持续5天以上,必然会诱发严重感染,必须尽快使用有效的广谱抗菌素,同时应给输注粒细胞。有条件应在化疗停药24-48小时,立即给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能促进骨髓干细胞的分化和粒细胞的增殖,缩短中性粒细胞的恢复,可有效地防止化疗后并发严重感染。 ②血小板减少,只要结合病情恰当掌握用药剂量,很少出现由化疗诱发血小板而减少而导致严重出血的并发症。如果血小板数减少到低于50×109 /L可能会引起出血,一旦血小板低于20×109 /L就容易引起危及生命的中枢神经系统出血或胃肠道大出血及呼吸道出血。可使用IL-11预防血小析减少。 ③贫血—由于红细胞半衰期较长,因此血红蛋的下降程度不如其他半衰期较短的血细胞明显,凡化疗后出现明显贫血时,首先应除外溶血及失血等因素。当血红蛋白低于8g/dl以下可给输注红细胞,也可试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来调节骨髓红细胞的产生,但起效较慢。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3) 4.胃肠道毒性,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化疗引起的呕吐可分为:⑴急性呕吐—化疗后24小时内发生的呕吐;⑵延缓性呕吐—化疗后24小时以后至第5-7天所发生的呕吐;⑶预期性呕吐—病人在第一次化疗经历呕吐后,在下次化疗给药前所发生的恶心呕吐等三种。化疗药物中以顺铂、氮烯咪胺、氮芥、及氨甲喋呤等引起呕吐的机率较高。为了减少病人对化疗引起呕吐恶心反应的反感,确保治疗的正常进行,现在主张化疗期间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如康泉、枢复宁常能取得满意的效果防止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其次为腹泻,尤其在使用开普拓时较为明显,预防用药如易蒙停对这类病人非常重要。 5.心脏毒性是蒽环类药物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一般为可逆性损伤,充血性心力衰竭常于用药后1-6个月发生,也可发生于停药2周后。应用洋地黄利尿剂常有效,凡原有心脏疾病或胸部心前区接受过放疗者选用蒽环类药物应慎重。 6。肝脏毒性是一些抗代谢类及抗生素肿瘤药物常可会引起肝功能障碍,尤其在较长时间用药时必须经常复查肝功能,以便及时调整用剂量。 7。肾及膀胱毒性。肾毒性是顺铂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常可引起无症状性血清肌酐增高。用药期间必须注意水化及利尿。卡铂,奥沙利铂是顺铂的替代药物,其肾毒性较轻,但并非没有肾毒性,切勿麻痹大意。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4) 远期毒副反应 随着癌症治疗效果的提高,长期生存或治愈的病人逐渐增加,化疗药物远期毒副反应日益受到重视。 ⑴神经毒性通常是可逆性的,但有的可持续较长时间才能逐步慢慢恢复。常见于长春新碱类、紫杉醇类及铂类等药物。神经毒可表现为肢端对称性感觉异常,肌无力,肌萎缩,便秘,肠麻痹,尿潴留,体位性低血压及复视、面瘫等。一般缺少有效的防止方法,一旦症状明显必须立即停药。 ⑵烷化剂类常可引起精子减少或缺乏,也可引起成年女性发生闭经。常于停药1-2年左右性功能可望逐步恢复。 ⑶博莱霉素、丝裂霉素、亚硝脲类及氨甲喋呤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肺毒性,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合用时,可能会减少或减轻肺毒性,一旦疑有肺毒性,宜及时停药,并积极防止并发肺部感染。 ⑷烷化剂,亚硝脲类及鬼臼毒类药物治疗后长期生存的病人,可能会诱发各种不同类型的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经研究发现霍奇
立即下载: 【PPT】肿瘤化学治疗的基本知识 - 医学资源下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