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接诊怀孕幼女未上报,医生被暂停执业

接诊怀孕幼女未上报,医生被暂停执业

2022-06-01 17:35 阅读:2719 来源:爱爱医 作者:爱爱医小编 责任编辑:爱爱医小编
[导读] 最不容易引起医护重视的行为.....

最不容易引起医护重视的行为.....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追责典型案例引起了小编注意,一医生因接诊了怀孕幼女,未上报,被暂停执业,罚款2万元,其所在科室被注销

 

据悉,2021年10月,东港某医院门诊部的妇科医生季某某接诊了一例未成年少女怀孕病例,怀孕少女孙某某还未满14周岁。孙某某到医院就诊,主要是为了做流产手术。

 

季医生在没有监护人陪同、签字确认的情况下,便为孙某某做了人工流产手术。手术后,也没有向公安机关或是有关部门上报这情况。而在去该医院做流产手术前,孙某某已经做过一次流产手术。

 

一个未满14岁的幼女,两次怀孕、流产。被其母亲知道后,其母报了警。

 

2022年1月27日,辽宁省东港市检查以涉嫌强奸罪起诉了致使孙某某怀孕的李某某,同年3月21日,东港市法院判处李某某有期徒刑十年。

 

在办理此案的过程中,东港市检察院发现文章开头的医院门诊接诊的医护人员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于是向当地卫生健康局通报了相关情况,并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对涉案医疗机构和人员依法追责。

 

卫健委在调查核实的过程中发现,该门诊部并不具备开展计划生育手术的执业资格许可。于是作出了如下处理:对涉事门诊部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2万的行政处罚,并且注销相关科室。接诊的季医生,被暂停执业6个月。

 

医生暂停执业,强制报告有多重要?
医生未强制报告,被暂停执业,据不完全统计,这是被公布的第一例!
 
这些年,未成年人被性侵害的案件频发,引发了社会关注。
 
2020年6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披露:近年来,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数量连续上升,2017年至2019年,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同比分别增长18.39%、18.89%,提起公诉同比分别增长6.82%、24.15%。
 
2019年,检察机关起诉成年人强奸未成年人犯罪12912人,起诉猥亵儿童犯罪5124人,起诉强制猥亵、侮辱未成年人犯罪1302人,三组数据较上年度均有大幅增加。
 
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刺痛了众人双眼。
 
2021年6月1日,修订过的《未成年保护法》正式实施,在该法中针对未成年被性侵,作出了更多实际性的部署,其中就包含了:强制性报告
 
就在《未成年保护法》试行期间, 据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称:自强制报告制度试行后,截至2020年9月,各地通过强制报告立案并审查起诉的案件近500件;
 
2020年,检察机关受理撤销监护权案件446件,同比上升3.1倍;支持个人起诉202件,支持单位起诉109件。
 
这些数据显示了强制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不履行强制报告,医护人员要担什么责?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控告。
 
国家机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面临其他危险情形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报告。
 
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情况包括:
 
1. 未成年人的生殖器官或隐私部位遭受或疑似遭受非正常损伤的;
 
2. 不满十四周岁的女性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性侵害、怀孕、流产的;十四周岁以上女性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性侵害所致怀孕、流产的;
 
3. 未成年人身体存在多处损伤、严重营养不良、意识不清,存在或疑似存在受到家庭暴力、欺凌、虐待、殴打或者被人麻醉等情形的;
 
4. 未成年人因自杀、自残、工伤、中毒、被人麻醉、殴打等非正常原因导致伤残、死亡情形的;
 
5. 未成年人被遗弃或长期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
 
6. 发现未成年人来源不明、失踪或者被拐卖、收买的;
 
7. 发现未成年人被组织乞讨的以及其他严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情形或未成年人正在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等情形。
 
在这次案件中,未满14岁的孙某某两次怀孕、流产,符合 “不满十四周岁的女性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性侵害、怀孕、流产的”的情形,涉事医院和医务人员没有及时报警,显然未尽到法定的义务。
 
如果负有报告义务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未履行报告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其主管行政机关或者本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相关单位或者单位主管人员阻止工作人员报告的,予以从重处罚。
 
在负有报告义务的单位中,也包含了医疗机构,因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在强制报告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帮助未成年人及时脱离危险,也是发现犯罪、取证、固证的重要途径。
 
不管是民营,还是公立,都应该严格落实强制报告的法律规定,对于落实不力、瞒报、不报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和所属医疗机构依法追责。

来源 | 爱爱医综合整理
转载请备注来源,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