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学家通过研究首次证明蜈蚣毒液中含有大量的离子通道,并含有多种药用候选分子。这也对两栖类、昆虫类药用动物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众多天然药物以蛋白质或多肽发挥药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以蛋白质组学结合药理学手段研究天然药物活性蛋白质或多肽,他们在药用两栖类和药用昆虫的功能蛋白质组学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发掘了大量的药物候选分子。
近日,该研究团队与湖南师范大学梁**教授以及澳大利亚King. F. Glenn教授课题组合作,采用蛋白质组学结合药理学手段,从传统有毒药用动物——蜈蚣毒液中识别了30种神经毒素或神经毒类似物,这些神经毒素作用于Na+,K+,Ca2+等离子通道。
该工作首次证明了蜈蚣毒液中含有大量的离子通道毒素,以及蜈蚣是一类不可忽视的有毒药用动物。此外,此次研究同时挖掘了多种药用候选分子。
蜈蚣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在中医中广泛使用,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防癌等功效。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