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变“致病” 医疗剧硬伤数不清
2016-12-01 18:02
阅读:1242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急诊室的故事》、《豪斯医生》等医疗剧之所以被奉为“经典”,原因之一就是专业。反观我国一些演的热火朝天的医疗剧,因为编剧不懂医学,医学情节粗制滥造,医学知识满是低级错误,容易误导观众,医生也常常哭笑不得!
《急诊室的故事》、《豪斯医生》等医疗剧之所以被奉为“经典”,原因之一就是专业。反观我国一些演的热火朝天的医疗剧,因为编剧不懂医学,医学情节粗制滥造,医学知识满是低级错误,容易误导观众,医生也常常哭笑不得!
厚纱布太要命
英雄受伤后,总是被包扎上厚纱布,以彰显其牺牲精神。其实,除非是骨折用来固定的石膏,如果是外伤,包扎得越厚实、越严密,伤情越可能加重。
在此,我们说说普通物理性外伤(不包括特殊疾病、手术等情况导致的伤口):1、头皮外伤,第一要责为止血。视伤口是否污染,长度及深度决定是否需要清创缝合。无论是否缝合,都需加压包扎伤口(如伤员头戴的网帽),包扎3——4天后伤口初步愈合可以不再包扎,暴露伤口。2、头面五官伤口,需严格无菌包扎但不宜太厚,换药要及时,尤其是儿童,因为如果换药不及时,纱布被伤口分泌液黏在伤口处,掀起来会很痛,而且有留下瘢痕的风险。3、躯干伤口,腹部伤口需严格无菌包扎但不宜太厚,背部伤口宜略厚。4、四肢伤口,以止血为责,伤口初步愈合后可不再包扎。5、烧伤伤口,极易感染,严格无菌包扎,痂壳或皮肤愈合前宜厚包扎。结痂或皮肤愈合后宜涂抹烧伤外用药物后暴露。
小编记得高中生物课讲过“细菌”,感染的细菌很多是厌氧菌,比如破伤风杆菌。这要是部分情况通通包上纱布,可真要命!
直系亲属之间献血 NO!!!
“医生,我也是A型的,快给我儿子输血吧!”发生意外后亲人相互之间献血,这样的镜头似乎在电视剧里屡见不鲜。事实上,如果受血者输入不加任何处理的亲属血液,尤其是一级亲属(父母与子女)的血液,这种遗传基因的近似可能诱发一种严重而致命的输血反应: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人类的免疫系统承担着人体的防卫功能,由于来自其他人的细胞、组织、器官携带不同的免疫信息,正常情况下,受血者会把输入的外来T淋巴细胞视为异物加以排斥,以维护自身的健康。但是,当受血者的免疫功能受到损害,或者外来的血液细胞免疫信息有一部分和受血者相同或接近,不易被受血者识别时,输入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会被受血者误认为是“自己人”,不予清除,使得供血者的T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存活、定植,甚至大量增殖,反过来将受血者的T淋巴细胞视为异物而加以排斥,进而对受血者所有细胞发起攻击,造成严重破坏,导致受血者多脏器功能受损、衰竭而危及生命。
供血者输入的T淋巴细胞是移植物,受血者为宿主,这种“反客为主”的破坏,被称为“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是一种致命性输血并发症。
亲缘关系越密切,免疫信息部分相同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旦亲属间献血,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可能性也越大。有观察表明,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及其兄弟姐妹)间输血,发生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危险性比非亲属间输血高18——21倍。
一般来说,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率为0.1%——0.01%,由于该病发生于输血后的1——4周,且症状不具备特异性,所以误诊率高,加之治疗困难,死亡率极高,病死率高达84%——90%.使用25——30戈(gy)剂量的伽玛(γ)射线辐照血液,可使T淋巴细胞灭活,预防该病的发生。
影视文学作品中的亲属间相互输血是不符合医学科学、有致命风险的。一旦在真实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况,还是要尊重医生、尊重科学,直系亲属所捐献的血液,要经过辐照后才能使用。
除上述槽点,敞怀穿的白大褂、女医生脚下的高跟鞋、拿反的CT片子、9%的生理盐水等,都让人哭笑不得。此类镜头不胜枚举,实在是无法直视。
视野狭窄、内容单调、思想肤浅……医疗剧的这些“病”该治了。毕竟,有美好的初衷,有科学的态度,才会有美好的结果。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