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中国医改为何总在兜兜转转?

中国医改为何总在兜兜转转?

2016-11-01 18:47 阅读:2017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中国的医改,在兜兜转转中前行。**费劲、企业晕菜、社会迷茫,兜了一大圈子,到头来还是回到了原地。医改最初提出的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目标仍然像是空中楼阁。为此,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再次呼吁,要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中。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医疗保障体系才能够满足转型期中国的需要?
  中国的医改,在兜兜转转中前行。**费劲、企业晕菜、社会迷茫,兜了一大圈子,到头来还是回到了原地。医改最初提出的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目标仍然像是空中楼阁。为此,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再次呼吁,要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中。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医疗保障体系才能够满足转型期中国的需要?

  中国医改为何总在兜圈子?

  首先,中国医改之所以总在兜圈子,恐怕与权力欲望的作祟有关。改革本就是要让一部分既得利益者让出所得,这无疑是与虎谋皮,他们当然也不会乖乖就范,必然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拖延和阻挠。

  另外,民意也是影响医改的重要因素。在医疗领域,很多人都持有一种简单的标准:凡是有利于穷人的举措就是对的,不管背后的经济效益如何。这种过度“民粹化”观点的流行,进而影响公众和政策制定者,让中国医改走了数年的“回头路”.

  再就是,既得利益者无视经济规律,以信息不对称为由,维护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医疗领域中的确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会由此失灵。因为现代经济学的主体就是信息不对称经济学。社会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经济行为,双方信息都是不对称的。比如,你购买一台电脑,你会完整地知道里面都有什么零件、质量如何吗?现代经济学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领域,买卖双方的关系会依靠声誉机制来维持。这同样适合于医疗卫生行业。

  最后,民众简单的认为,只要**增加财政投入,就能够解决医疗问题。但许多人没有考虑一个问题,钱从哪里来?朱恒鹏表示,**如果想增加医疗财政投入,主要可以采取三个方法:第一,增加税收。但这就要向健康的民众解释,为什么需要多掏钱给别人看病?第二,挤占其他领域的财政投入。然而,社会要进步,不只是医疗,教育、环境等其他领域同样需要增加财政投入?第三种方法则是减少某些财政开支,省下钱来增加医疗投入。但这种举措同样需要面临上述问题,即为什么这笔钱不能用于其他领域?更严重的问题在于,社科院曾做过计算,在不变革中国公立医院体系的情况下,无论多少财政投入都无法满足医疗领域的需要。数据显示,中国公立医院的财政收入越大,来看病的老百姓花钱反而越多。因为公立医院在拿到**财政收入之后,并没有全部用于医疗服务,而是将其中不少部分用于增加职工工资,这是国有单位典型特征。

    医改应走向何方?

  其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给医改指明了方向、定下了基调,那就是市场应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建立基本医保并购买市场化医疗服务的方式向公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市场则通过医疗机构向公众提供医疗服务。

  朱恒鹏表示,在医疗领域,**应承担的办医职能只有三个领域:第一,标准公共产品特征的服务,比如传染病、大规模疫情的防止,所以类似疾控中心这样的机构大多是由**开办;第二,很强的“正外部性”的服务,比如医学教学科研,包括医生的培训,所以**在医学院、教学医院、科研型医院可以承担责任;第三,**应承担“保基本”的任务,也就是在人口稀少、老少边穷的偏远地区,**可能需要承担医疗服务供给,或财政直接投入医疗机构的职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