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沈琳:缺乏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成MDT发展瓶颈

沈琳:缺乏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成MDT发展瓶颈

2015-06-01 22:35 阅读:1220 来源:健康界 作者:林* 责任编辑:林夕
[导读] “当前国家层面没有对MDT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措施,这使医院开展MDT面临的巨大挑战。”

    当肿瘤患者感觉身体有恙后,会先到某科室就诊,确诊后再进行持续不断的化疗。但是当发现病灶不止一处时,肿瘤患者又不得不到其他科室再做诊断、化疗等。以上是当前肿瘤患者就诊的普遍模式,在整个过程中,患者可能在接受重复检查、过度治疗、非恰当治疗,或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作为全国肿瘤专科医院的翘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以下简称“北大肿瘤医院”)承担着艰巨的治疗任务。肿瘤患者的发病原因很复杂,涉及到的不是某一个学科,因此多学科协作(以下简称“MDT”)在北大肿瘤医院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在该医院,如果需要开展MDT,首先相关医生要在网上提交需求,每周一下午16:30分——18:30分进行多学科的讨论。在所有的讨论问题中,患者诊疗需求占80%、经验教训教学占5%、临床研究进展介绍占10%、临床问题与探索占5%.

    在由健康界传媒、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举办的2015健康界峰会上,北大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介绍了MDT在该医院的应用,并阐述了目前面临的挑战。

    沈琳介绍了几名因辗转多个科室而耽误病情的肿瘤患者实例,并痛心地指出,其实这几名患者就诊过程中每一步治疗评估都没有原则问题,却因没有得到整体治疗而耽误了病情,而且各接诊医生缺乏相关学科知识,没有讨论交流。

    这就凸显了MDT的重要性和必要性。“MDT是以专科医生为依托,以患者为中心探讨所有疾病的诊疗模式,对慢病患者和重大疾病患者的治疗更有效。”沈琳介绍,MDT的治疗以患者为中心,可以让患者从治疗中受益最大化,它充分按照循证医学证据,合理、科学、有计划地实施个体化治疗,可避免过度治疗和随意治疗,减少误诊误治。沈琳指出,MDT是绝大部分患者的需求,经过MDT治疗的患者生存期延长越来越明显。

    但是,由于MDT在北大肿瘤医院的应用是根据临床需求自发组织起来的,它在实践中也面临一系列难题。“在MDT决策中,涉及两种以上治疗手段的比例仅34%,比例偏低。执行情况也难以满意,只有62%的决策完全执行。患者的依从性欠佳,主要包括新病情变化、病例资料提供不足影响MDT专家判断等原因。而且病例资料不全,后期随访难度大。”沈琳强调,重复进行MDT分析的病例比例低,缺少执行后的反馈工作,这也影响了MDT专家的重新评估。

    当前国家层面没有对MDT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相应的经济激励措施,这使医院开展MDT面临着巨大挑战。沈琳坦陈,目前很少有医院为MDT专门开辟一个场所,希望未来可通过互联网终端和医院终端解决物理空间的限制。“很长时间,我们开展MDT从不收费。随着病人的增多,开始收很少的费用,只相当于一名医生的诊疗费用。很多团队成员在自己获得成长后,因工作量增加、精力不够等原因不愿继续加入到MDT中,这也不能满足患者对MDT不断增加的需求。”沈琳呼吁,希望未来国家能对MDT提供经济运营机制的支持,打破目前实践中遇到的瓶颈。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