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儿科医学进展 > 儿童艾滋病的诊断

儿童艾滋病的诊断

2011-12-01 15:58 阅读:6538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一、儿童HIV感染自然史 1、 快速进展者 :1岁内死亡。HIV感染多发生于宫内或围产期早期,占25~30%。 2、 典型进展者 :生后较早就表现出艾滋病相关症状,然后病情逐渐恶化,到3~5岁死亡,占50~60%。 3、 长期存活者 :疾病进展较慢,可活到8岁以后,占5~25%

    一、儿童HIV感染自然史

    1、快速进展者1岁内死亡。HIV感染多发生于宫内或围产期早期,占25~30%。

    2、典型进展者:生后较早就表现出艾滋病相关症状,然后病情逐渐恶化,到3~5岁死亡,占50~60%。

    3、长期存活者:疾病进展较慢,可活到8岁以后,占5~25%。

    二、儿童HIV感染临床表现

    1、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是儿童艾滋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体重不增、营养不良、低蛋白水肿、贫血、皮炎等。

    2、消耗综合征:年长儿表现为体重明显下降,可达20~40%。

    3、间歇或持续性低热或高热。

    4、淋巴结病综合征:

    (1)除去腹股沟以外2处或2处以上淋巴结肿大,直径>1cm,无触痛,可活动,持续数月至数年。

    (2)肝脏肿大,但肝功能不一定异常。

    (3)脾脏肿大,持续2个月以上。

    (4)无痛性、对称性腮腺肿大,持续1个月以上,血清淀粉酶常有升高。

    5、肺部疾病:是儿童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6、反复细菌性感染:常为儿童HIV感染者首发症状,表现为急性细菌性肺炎、败血症、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蜂窝织炎、细菌性脑膜炎等。

    7、慢性腹泻:可能是机会性感染,也可能是HIV对胃肠道粘膜的直接作用。

    8、神经系统损害:婴幼儿常合并HIV相关性脑病。

    9、不明原因的血小板减少:也可以是小儿艾滋病的首发症状。

    10、皮肤、粘膜的反复感染:常见念珠菌性口腔炎、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脓毒血症等。

    11、恶性肿瘤:多为淋巴瘤。

    12、其它:心肌病、肾病综合征等。

    三、儿童HIV感染实验室检查


    1、CD4细胞计数:正常儿童的CD4细胞计数随年龄而变化,出生时较高,约5~6岁可降至成人水平,CD4细胞百分比则很少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2、病毒学检测

    (1)HIV DNA PCR: 检测HIV前病毒DNA,在生后2天内敏感性<40%,至2~4周时即>90%。

    (2)HBV RNA:检测血浆中游离的HIV RNA,敏感性和HIV DNA PCR相似。

    (3)病毒分离培养:敏感性与HIV DNA PCR相似,但是操作复杂,价格昂贵,检测结果需要2~4周。

    (4)P24抗原:特异性极高,但是对于新生儿,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因此,不推荐作为婴儿HIV感染的诊断方法。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