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楼主: 冯文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0-7-18 23:06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本帖最后由 冯文全 于 2010-7-18 23:39 编辑

大家在这个***有不同的声音很好哦,有问题咱们多多交流,对于有价值的东西 我相信大家都有兴趣。我实在想学习学习您的大辩证法,有机会可以赐教赐教! 别太狭隘,中医需要兼容并蓄呢!
32
发表于 2010-7-18 23:08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大家要淡定,以德服人!!!!
33
发表于 2010-7-18 23:26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回复 16# 联想的风

恩 您说的是!!!!我虚心接受。
34
发表于 2010-7-18 23:30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回复 23# 潇湘晖子


    有感而发@!!
35
发表于 2010-7-18 23:33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小冯和霜寒都是这个版面的贵客,学术之争最好只停留在学术思想上,千万别有言语上的过激言论,这样对大家都不好,争论可以使人进步,争吵却会让人伤心,一字之差,感受却大相径庭,我希望这里是一个学习的大家庭,大家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彼此相互进步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不是吗?
36
发表于 2010-7-18 23:38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呵呵 说的极是 霜寒呢 出来握个手吧???
37
发表于 2010-7-19 00:05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我们当医生的,脑袋里面不要老想着钱,想赚病人的钱或者是病人的经济负担什么的。一旦和钱沾边了,脑子就不灵光了。手脚也就被 束缚。要记住,你仅仅是一个医生,你能做的就是用你的知识,给病人精到的辨证论治。这是一个医生的本分,舍此无他!!!
38
发表于 2010-7-19 00:13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本帖最后由 冯文全 于 2010-7-19 00:23 编辑

正如联想的风所说,我们的争论仅限于学术,私下里我们可以成为朋友。.大家一起学习中医,何乐而不为?
39
发表于 2010-7-19 07:54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哈哈。。帖子也可以重新编辑啊还可以删除帖子啊,倘若如此,你是在同化人?让所有人与你观点一样?你就不删帖?我没必要再发表评论了。这是最后一条在你的文章后面胡乱评语,不好意思了。
张仲景老师都能搬出来。提四点
1、一个整体大于其内部各个部分的总和。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柴胡桂枝汤是柴胡汤与桂枝汤的简单相加,麻黄桂枝各半汤是麻黄桂枝各半汤的简单相加?我临床上不会用合方吗?经方与经方、经方与时方、时方与时方?但是这些比例又占多少?
2、张仲景老师合方比例有多少?可以将一种方法极端化?何况张仲景老师的合方思路与现在的这一派方法一样?
3、看看张仲景老师是否将这种方法极端化?“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为什么没有将小建中与小柴胡合方?“先与调胃承气汤”“后大承气汤”为何不合?“过经十余日”,出现了好几经的症状为何“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为何不将这几经的方子相加?“太阳阳明合病”“麻黄汤主之”为何不太阳的方子合阳明的方子相加?
4、高老师治疗用了柴胡桂枝干姜汤加石菖蒲,难道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和当归芍药散和五苓散甚至真武汤?想想当归芍药散和石菖蒲谁便宜?再看看疗效?你觉得可以吗?高老师尚持保留态度,临床上未全盘合方,你却如此坚持?
40
发表于 2010-7-19 09:09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我同意寒霜的意见,我个人认为,药物治病应该分这么几个层次,首先是单味药物,然后是药物组,也就是根据相生相克来确立的药物组,比如桂枝、麻黄,茯苓、白术,姜辛夏,在后面的一个层次就是方剂,既然组成方剂就应该是一个很成熟的复方制剂了,如果单个方剂不能解决的话,应该会有其他的更准确的方剂,我听过高老师的课,从麻黄汤发展到九味羌活汤就是这样的一个完善过程,所以我临床也是比较喜欢用单方剂的。

但临床有时候会遇到这种情况,证很复杂,一时无法找出更合适的方剂来,而为了兼顾所出现的症候,而加用其他的方剂,并经过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的,我觉得用起来也未尝不可,比如冯老师最常用的柴桂姜和当归芍药散的组合,其实后世的很多方子也是这么来的,最典型的就是血府逐瘀汤了,所以我觉得两位的争论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分歧,一切以临床疗效好为原则。
41
发表于 2010-7-19 11:17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呵呵,看了你们的争论很有意思。仍不住也说几句。希望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
1、伤寒论教材其实是很不错的,他代表着当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学术观点,毕竟里面有很多东西是人家一生的总结,也有我们学习的地方。如果去批评一样事物,希望你能对这个事物有足够的了解。曾听一位比较优秀的中医说过,临床多年后回过头看中医内科学依然很有收获,任何书籍都不是完美的,学习你认为对你有用的就可以了。

2、霜寒**,来***是交流的,平和谦虚的态度会让你学到更多知识。还是那句话如果去批评一样事物,希望你能对这个事物有足够的了解。方证对应不是机械的,不是患者表现出三阳病就一定把三经的处方合起来,这其中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当你走进这个门你就明白了,一会我转载一篇刘观涛师兄写的文章给你,或许你可以有所体会。
42
发表于 2010-7-19 11:19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经方派、时方派通用的“辩证知机”无论是经方派还是时方派,无论是旷世名医还是普通大夫,其辨证论治的过程都遵循同样的范式,只不过在其医案的写作中,往往择其重点,没有把辨证论治的详细过程和完整思维逐一列举而已,以致有些后学者往往陷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困惑之境。
中医看病的过程,无非从“症—证—方”入手,无论先从何处入手,都离不开“辨证论治”的核心。
辨证论治,在临床中常都要走“入手三条路”:
一是“从辩病机入手”的辨证论治:根据“全部脉舌症状”,先进行“辩证知机”(症—证)。辨清病机之后,再辩方证(类方——方)。“从辩病机入手”的辨证论治,遵循“症—证—类方—方”的顺序。比如,根据脉涩、舌紫、嘴唇青、夜痛增剧,辨为血瘀证。由此决定选用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等血瘀类方;再从类方中细辨具体之方,根据大便干的症状,最终选用血瘀热结的桃核承气汤。
二是“从辨病症入手”的辨证论治:根据“主要脉舌症状(含病)”,先进行“病症分型”,比如,见到“咳喘”就考虑为可能是“麻杏石甘汤(里热证+表闭证)、小青龙汤(里寒饮证+表闭证)、苓桂五味姜辛汤(里寒饮证+无表证)等等咳喘类方剂”;再排查咳喘类方剂中哪个具体方剂能与“全部脉舌症状”之病机相同,最后确定具体方剂。比如,看到有表证之症状,则考虑选用小青龙汤;看不到表证之症状,可考虑选用苓桂五味姜辛汤。
再如,看到厚腻黄苔,就考虑为可能是“三仁汤、八正散、四妙散等湿热类方剂”,再针对具体病机进行排查。“从辩证入手”的辨证论治,遵循“症—类方—方”的顺序。
三是“从辩方证入手”的辨证论治:从“全部脉舌症状”入手,进行“直辩方证(药证)”,比如,见到“脉浮缓、恶寒、发热、汗出”就直接辨别为桂枝汤证;见到“脉弦细、口苦、默默不欲饮食”就直接辨别为小柴胡汤证。“从辩方证入手”的辨证论治,遵循“症——方”的顺序。
有人会问,“从辩方证入手”,岂不是把“辩证”的核心环节丢失了?其实,这是一个医生辨证论治的尖端境界,就好像你见到你的家人,没有必要刻意“计算、核对”她的身高多少、胖瘦如何、脸型怎样等详尽细节,而能够“一眼认出”她是你的姐姐、还是你的妈妈、或者是你的奶奶。辩证的精髓,已经成为融入你的灵魂,实际上你在为病人诊病的分秒之间,脑海中已经在潜意识中进行了辨证论治。这需要对常用方证如同亲人般地熟悉。——这种辩证,是一种刹那间的“整体辩证”,或者说,已经把“辨证论治”由“辨病机”提升到“辨别最精细的证——方证”。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伤寒界也有人把方证相对理解成“方症相对”,认为只要临床症状和《伤寒杂病论》原始条文一致,就可不管病机是否吻合,而直接用条文所处之方即可。我认为,这是严重错误的。其实,真正的直辩方证,一定会在辨出方证后,闪电般(甚至下意识)核对方证与病机是否吻合。所以,其实为遵循“症——方(——证)”的顺序。
还有人会问:对于不同的学派,比如经方派和时方派,最终所辨别出的方证恐怕并不完全一样吧?是的,即便同为经方派,也不一定所辩方证完全一样。但是,如果辩证准确,所辨别的“精细病机组合”应该是大致相同的,虽然具体方药往往有所不同。所谓辩方证,其实就是辨别“精细病机组合”(精细到直接能够开方用药)啊!

事实上,临床医生常走的辨证论治“入手之路”不脱离这三类,或者“从辩病机入手”,或者“从辩病症入手”,或者“从辩方证入手”。而后两种方法中其实都已包含了“辩病机”的内容。特别是当我们面临疑难病症的时候,最有效的办法仍然是最笨拙的方法——直接“从辨病机入手”。乃至于针对很多西医难以解决的疑难病证,中医的诊疗则是“只抓中医之病机,不管西医之病名”。中医之所以能够治疗很多“西医眼中的疑难病症”,就是因为中医根据病机进行治疗,旨在改善人体内的大环境。比如,对于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的皮肤病、肾病、非典、甲流等疑难病症,中医大多数情况并不治疗非典、甲流等‘具体之病’,而是侧重治疗“这个患有非典、甲流的人,当前的‘整体之病’(即根据脉舌整状所反应的病机,如里湿热+表闭)”。“整体之病”得到治疗,附着“整体之病”而生的“具体之病”也往往会得到治疗(注意:也有部分“具体之病”,不一定随“整体之病”的改善而得到相应改善,中医也和西医一样,存在着自身无法解决的疑难病症,大约占门诊比例的20%左右)。
相对而言,常见病多采用“从辩病症入手”(中医内外妇儿教材,就是从这种角度编写的),疑难病多采用“从辩病机入手”,而无论常见病、疑难病都可采用“从辩方证入手”。此外,上述三条入手之路,都可从肯定性和否定性两方面进行分析,比如,舌苔厚腻,肯定不是虚证,就可以先把虚证排除,而把辨证范围“缩小”到实证,然后,再继续“缩小”范围,最后缩小到方证。
   不管是从辨病机入手,还是辨病症入手,还是辩方证入手,“入手”三条路,皆不离“辩证论证之核心——病机。
   病机,既包括病性,又包括病位。

   有人会问:到底先辨病位还是先辨病性?对于病性,先辨六经?还是先辨八纲?还是先辨气血津液之虚实?还是先辩方证呢?
其实,正如同一个人走路既要迈左脚,又要迈右脚。是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呢?这要看你的习惯,不必强求。中医诊病的时候,也是如此,先辨病位还是先辨病性都可以,但是,一定最终把病位和病性都辨出来。对于各种病性,也不局先后,先辨什么都可以,但也要分别辨出来,如果病案中存在这种病性的话。

请看我对如下案例的全方位解析:
医案1:
    于某某,女,15岁。
前月患感冒,发热38.5°C,经用解热镇痛药和抗生素类药物,体温降低,但低热不除,每天体温37.5°C左右,已20多天。血、尿常规,胸透,抗“O"测定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某医投以清热解毒中药,服2剂无效。现症:时有头痛,微恶风,动则汗出,倦怠乏力,纳食不佳,二便正常,面色萎黄,精神颓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寸浮缓,尺微弱。

[本书作者***解读]
辨证论治的切入可从“辨病机”、“辨病症”、“辩方证”三种不同的道路切入,至于
到底选择哪一个,根据你自己的善巧方便,甚或灵机一动也未尝不可。
(一)、本案例如果从“辨病机”切入,则如此解析:
脉寸浮缓,尺微弱,寸浮缓,为表虚证;尺微弱为里气虚或里津血虚证。
舌质淡红,苔薄白,为病邪初起或表证。
微恶风,发热/低热不除,为表阳证(太阳病)。
动则汗出,为表虚之桂枝汤证,也可能是桂枝加附子汤证。
时有头痛,头痛很多证都有,至少不与桂枝汤证冲突。
精神颓靡,有可能陷入阴证,此时要看是否脉微细之类。本案脉尺微弱,也有陷入阴证之桂枝加附子汤或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可能。
倦怠乏力,纳食不佳,面色萎黄,并非特异指征,暂不考虑。
综合而论,此为表虚证或里虚证。
选用桂枝汤或桂枝加附子汤。
到底选择哪一个,要看尺脉微弱的程度,微弱程度不甚,则选择桂枝汤,如果尺脉微弱程度颇甚,则选择桂枝加附子汤。

(二)、本案例如果从“辨病症”切入,则如此解析:
因为本案例最令患者、令医生揪心、着急、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就是“低热发烧居然长达20多天之久”,所以,其他的症状都变得微乎其微,必须首先把这个最让人揪心的病症“搞定”!
发热有各种证候,
表阳证之热(如桂枝汤证)、里阳证之热(如白虎汤证)、半阳证之热(如小柴胡汤证)。
乃至表阴(如麻黄附子细辛汤证)、里阴(如四逆汤证)、半阴之假热(如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真寒迫热外出)。
更有气郁化热、水湿化热、血瘀化热。
所以,要进行对“热类证”进行逐项排查,最后锁定为表阳证之热——桂枝汤证。
具体辨析在以后的医案中还要详谈,在此不多赘述。

(三)、本案例如果从“辩方证”切入,则如此解析:
脉寸浮缓,恶风,发热,汗出,头痛,此为标准的桂枝汤证。
尺微弱,精神颓靡,此为标准的少阴病证。
舌质淡红,苔薄白,二便正常,无特异性病症。
倦怠乏力,纳食不佳,面色萎黄,并非特异指征,暂不考虑。
综合而论,选用桂枝汤或桂枝加附子汤。(到底选择哪一个,要看尺脉微弱的程度,微弱程度不甚,则选择桂枝汤,如果尺脉微弱程度颇甚,则选择桂枝加附子汤。)

好,下面让我们看看教材医案的解析:
本案以低热为主诉,患病20余日,症状较复杂,但观其证候,仍具备“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太阳中风的主要脉证,从而辨为“邪恋肌腠,致使营卫不和”,投以桂枝汤解肌祛邪,调和营卫。
然在具体用药上,考虑到患者罹病日久,已有面色萎黄,精神颓靡等正虚之象,恐不任大剂辛散走窜之品,故在原方中稍减桂枝用量(但非倍芍药,仍为桂枝汤)。
此乃外感……邪未尽解,邪恋肌腠,致使营卫不和而发热。
治宜解肌退热法,投以张仲景桂枝汤治之。
    桂枝10g,白芍15g,甘草10g,生姜6g,大枣3枚,水煎服,2剂。
1剂热退,2剂诸症悉除。追访未再复发。
(柯利民.中医药学报,1979,2:23)
有人会问:为何你的解析结果,和教材所附医案的原始解析结果并不完全相同。其实,只要能与病机“严丝合缝”,那么,不管用什么方药都会有类同的结果。


医案2
    林某某,青年渔民,福建省文关岛人。体素健壮,某年夏天,午饭后汗渍未干,潜入海中捕鱼,回家时汗出甚多,自此不论冬夏昼夜,经常自汗出。
曾就诊数处,以卫阳不固论治,用玉屏风散及龙牡、麻黄根等,后来变用桂枝汤加黄芪,均稍愈而复发。
经治年余,体益疲乏,皮肤被汗渍呈灰白色,汗孔增大,出汗时肉眼可见。自觉肢麻,头晕,饮食如常。虽未病倒,但不能参加劳动。脉浮缓,重按无力,汗出虽多,但口不渴,尿量减少。流汗时间以午、晚多而上午少,清晨未起床前,略止片刻。

[本书作者***解读]
辨证论治可以从“辨病机、辨病症、辩方证”这三个角度任意切入。
前医所用玉屏风散及龙牡、麻黄根,桂枝汤加黄芪等,可视为已从“辨病症”——经常自汗出的角度切入。
有人会说,我从“辩方证”的角度,可以很容易解析这个医案:
伤寒论原文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所以,这个病案可用桂枝汤。
我这里要唱一个反调:仅仅根据张仲景原文的症状(有时含脉象)的描述,而使用原文中所处方剂,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这叫作“方症相对”而非“方证相对”。
且看《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汗出”的条文,随便列举几个:
《伤寒论》第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1条: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伤寒论》第224条: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伤寒论》第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
哪能仅凭“汗出”而定具体的方证呢?
所以,真正的“方证相对”,必然要细核其症之证,看能否和自己“初选”的方证符合。
以本案为例,汗出即可以初选桂枝汤,也可以初选白虎汤,还可以初选大柴胡汤……
那么,是否可能是白虎汤证呢?“汗出虽多,但口不渴”,单凭这一症状,就可以排除里热类的白虎汤。
那么,是否可能是桂枝汤证呢?以下是医案原始作者既教材编者的叙述:
沉思此病起于流汗之际,毛孔疏松,骤然入水,水湿入侵肌肤,玄府骤闭,汗污不及宣泄,阻于营卫之间,开阖失和。[追述病史,起病于腠理疏松之时,水湿直浸营卫之间,卫气欲“司开合”而不能,致毛孔洞开不收,故自汗不止。]
其病虽久,脏气未伤,故脉仍浮缓,应微发其汗以和营卫。
处方:
桂枝梢9g,杭白芍9g,炙甘草3g,大枣7枚,生姜9g,水一碗煎。清晨睡醒时服下,嘱少顷再吃热粥一碗以助药力,静卧数小时避风。
第三天复诊:服药后全身温暖,四肢舒畅,汗已止。
仍照原方加黄芪15g,服法如前,但不啜热粥。
连服两剂,竟获全功。其后体渐健壮,7年未复发。
(孙溥泉.伤寒论医案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有人会问,还有些症状,为什么不予考虑,比如:“尿量减少。流汗时间以午、晚多而上午少,清晨未起床前,略止片刻。体益疲乏,肢麻,头晕。”——我在***解析这个医案的时候,的确把“肢麻”当成必须考虑的特异性指征,直接“辩方证”为黄芪桂枝五物汤证。
对于“尿量减少,体疲乏、头晕”,我则“辨病机”为里水湿证,但水湿证应该脉沉、脉滑、脉弦,而患者为脉浮,相互矛盾,故暂时舍弃里水湿证的病机。
综合分析,我开出的方药为黄芪桂枝五物汤(病机:里胃气虚+表虚)。和原始医案作者所开的桂枝汤所针对的病机(里胃气虚而导致营卫不和、卫气不固)基本类似。
后思之,黄芪桂枝五物汤恐有脉涩(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之指征,而本案则为脉浮缓,重按无力,如果先集中优势兵力,把“卫气不固”之病机先行歼灭,再攻打肢麻之病魔,也未尝不是更妙的用兵之计!
对于疑难重症,哪个医家不在殚精竭虑,采取多套“进攻”方案呢?一套方案不行,立刻拿出另一套,甚至提前就准备好几套方案。倘若问哪个方案更优?更多的时候难以在理论上回答,只能在临床效果中进行检验。
因为这是疑难重症,而非清晰明了的寻常之病啊。

医案3:
侣某,男,9岁。其母代诉:患儿自幼未有汗出,每致暑月则全身皮肤发红,干燥,瘙痒,经常抓破皮肤结血痂,痛苦难忍,曾多次到当地医院求治,诊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服用谷维素等药不效。刻诊:全身皮肤发红,干燥,四肢、胸腹部见有条状血痂及出血痕迹,呼吸气粗,时烦躁,口鼻干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数。
[本书作者***解读]
本书患者的皮肤病或瘙痒症为焦点问题,所以,也可以先从“辨病症”入手。
皮肤病,时有表证之可能,再看本案的脉舌:脉浮数,舌质淡红,苔薄白,更加印证了表证存在的高概率。
表证又分为两类:桂枝证、麻黄证。本案例患者自幼未有汗出,皮肤发红,干燥,瘙痒,则可视为表闭而用麻黄证。
且慢,还要“全面完整”地审看全部症状,看有无其他病机,一定要把全部病机都“抓”出来。
经常抓破皮肤结血痂,四肢、胸腹部见有条状血痂及出血痕迹,是否可考虑为有血证的可能?
全身皮肤发红,干燥,呼吸气粗,时烦躁,口鼻干燥,脉数,是否考虑为有里热证的可能?
或者,综合上述,是否有血热证(或者热入血分证)的可能?
以上是按照“辨病机”的顺序,由症到证。那么,到底是不是这种血证呢?需要进一步鉴别、排查。“重中之重是鉴别”。如果是血分之证,血瘀则脉多涩细,舌多暗紫有瘀斑、夜痛加剧等症状;血虚则脉细无力、舌淡、面色口唇抓甲淡白等症状。证症与现症鉴别,发现患者的现症,并不支持所推测的血证。所以,初步排除血证。
那么,是否有热证的可能呢?如果是热证,“全身皮肤发红,干燥,呼吸气粗,时烦躁,口鼻干燥,脉数”都非常支持“里热之证”的推测。但患者的“舌淡红,苔薄白”又与里热之证冲突,如果是舌红、苔黄,则可确定是里热证。但一定能否定是热证吗?我看也不能。[教材医案中说“患儿虽呼吸气粗、时烦躁,但舌淡红,苔薄白,反映出里无实热的本质”,我感觉似乎有些绝对。原案主治医生之所以排除里热的原因,我估计可能是这位医生看到前医所开之方,清热解毒、清营凉血之方皆不管用,由此转换思路,放弃从里热着手治疗。]
综上所述,从表证切入。那么,要继续分析,是表虚类的桂枝汤证,还是表实类的麻黄汤证?还有无合病、并病的组合证,比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考虑呼吸气粗的症状)、麻杏石甘汤(考虑无汗而喘的症状)、大青龙汤(考虑时烦躁的症状)……
倘若说里热证可以初步排除的话,那么,不应该排除“表证+里热”的可能性,还需进一步鉴别、排查。当然,教材所提供的这则医案,可能没有给出足够让我们进一步鉴别排查的足量信息。——古今中外,大多数医案都是为了说明重点问题,而在脉舌症状的完全记录上有所侧重(也可以说是缺失)。
此外,从瘙痒症的角度切入,也可分析是否为类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桂枝麻黄各半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中的某方,照样要进一步鉴别、排查……上面已经做出示范,在此不再赘述。
初步选定使用麻黄剂。那么,可以把可以用麻黄汤发汗呢?
再者,以辩方证的方式,也可以直辨出麻黄汤证。“《伤寒论》第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而本案恰恰是脉浮数,而且恰又无汗。这要鉴别:麻黄汤证“脉浮紧、恶寒、发热、无汗、喘”,这与本患者的“脉浮数、不恶寒、不发热、无汗,气粗”并不尽符合。而且麻黄汤为大发汗,而大发汗首先要考虑到汗之来源。倘若大汗无源,则治病的同时或许会要命。汗若有源,则需大补胃气,胃气充足,则津血足、汗有源。所以,这是考虑必用桂枝汤大补胃气的深层思路。也是对于疾病的诸多病机进行“主次、因果”全面权衡、抓出重点的辨证论治的最后一步。
综合而言,我选定桂枝麻黄各半汤或桂二麻一汤。
好了,最后,也让我们看看教材所选医案的最终处方,本医案的作者为山东临清市人民医院的孙百善,发表于《山东中医》杂志1989年第5期45页。后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陈明等收入其主编的《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学苑出版社,1998年)。且看原始作者如何辩证处方:
患儿虽呈现一派热象,然审证求因,此非内有实热,乃营卫不和,汗液不得宣泄之故。治以调和营卫,开发腠理,处以桂枝汤。
按:小儿为纯阳之体,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本例患儿先天禀赋不足,卫阳失通,营卫不和。《内经》云:卫气者,温分肉,肥腠理,司开阖者也。”《伤寒论》亦云:“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故笔者以桂枝汤透达营卫,开发腠理,使其毛窍得通,汗液得泻。
桂枝5g,白芍5g,甘草5g,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5剂。
     服药后,唯腋下略有汗液泌出,肌肤较前感舒服柔和。因患儿服药困难,改为桂枝、白芍、甘草各等分,共研极细末,装入胶囊,每日2次,每次10g,用生姜、大枣煎汁送下,服用20日,患儿遍身汗出,诸症皆除,如同常人,随访3个月未有复发。
(陈明,等.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学苑出版社,1998)[实为:孙百善,《山东中医》杂志1989年第5期45页]
[刘观涛按:为什么我极力反对论文和论著作者引用仲景原著条文、或内经等经典条文?就是因为很多人在引用的时候,容易丧失对病机的分析阐释,或者说,在潜意识里判断出病机之后,而用条文予以证实。这时候,特别容易出现“断章取义”引用条文的倾向,以上端为例,原始作者所引用的《伤寒论》亦云:“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实则为《伤寒论》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因为本案例没有“汗出”,所以,原始作者就在引用原文的时候,把“病常自汗出者……”删掉!]
看了原案作者的解析,对比自己的辨证处方,发现两者的不同在于辨证论治的最后一步,也即综合分析所有病机、方证的“主次、因果”,最后来“定大局”。定大局的最后一步,犹如**宣判,此时法官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是故意杀人,还是失手杀人,还是防卫过当,三者虽然都有杀人结果,但是量刑的轻重相差悬殊。以本案为例,我的处方是进行主次、因果兼而顾之,照顾全面而不分重点,但或有“胡子眉毛一把抓”之弊;而原案作者只顾病因而不管现症,有“围魏救赵”之巧,但或有“顾此失彼”之弊。
有人问:到底这两种方法孰对孰错,孰优孰劣?我认为,只有和病机吻合,两种方法皆可用之。倘若一种方法效果欠佳,就可改用另一种方法,因为两种方法各有侧重,正如同东方“人情式”企业管理和西方式“规则化”企业管理一样,各有优势,也各有弊端。这正反映了中医的特色:“一阴一阳为之道”。

好,现在我们总结一下,对于“经方第一方”桂枝汤的三个医案(均选自《伤寒学》7版教材,主编熊曼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教材的编者可谓是用心良苦。他们没有选编桂枝汤最广泛应用的“常见病”——感冒而致脉浮缓、恶寒、发热、汗出。而是选编用桂枝汤治疗“疑难病”的领域——发热、自汗、无汗(或皮肤病、瘙痒)。
实际上,当世患者在患感冒后,往往自行购买治疗感冒的中成药,主动到中医院、中医诊所寻求中医治疗的患者并不多见,所以,教材选编医案,的确应该以当前常见病为主、以当前疑难病为辅助。而且常见病和疑难病往往又交织在一起,很多疑难病(比如发热、皮肤病等)其实也是当前中医大夫眼中的常见病。
言归正传到本文的题目“辩证知机”上,“入手三条路”:
辨“病机”;        辨“病症”;        辨“方证”

有人时常困惑,我的辩证不错啊,为什么疗效并不尽如意呢?为什么始终徘徊在“下工”的层面呢?《内经》里讲,“上工十全九,中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为什么我的疗效仅仅比误打误撞的概率高一些,而始终达不到中工乃至上工的水准呢?
这个问题,相信有些从事中医临床的朋友或许有过。深层的奥秘在哪里呢?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请允许我打个通俗的比喻:治病救人的过程,很类似于公检法部门惩治罪犯。入手辩证,只是如同“公An局”抓捕罪犯一样,这个罪犯还不能说是严格意义的“罪犯”,而只是犯罪“嫌疑人”。当我们中医医师通过“入手三条路”而能把病机(乃至方证)“抓捕”之后,决不能就算盖棺论定,而要立即进入“审判两道关”(类似“检察院”进行审核,“**”进行判决),否则的话,就有可能造成很多冤案(对中医师而言,就是很多误案)。
第一道关,“审核”严把关。对初步完成的辩证处方,从类证(类病性、类病位)、类症(类病、类舌、类脉)、类方(类药)多方面进行鉴别排查。
第二道关:“判决”细权衡。针对错综复杂病机之主次因果、标本先后,要统筹大局,抓大放小,不能“面面俱到”,而要“擒贼先擒王”。
如上“审判两道关”,对中医医师而言,较之“入手三条路”还见功夫,也是需要大家高度重视的。
现在大家该明白了吧,“上工”和“中工”、“下工”的区别,就在于“上工”在初步辨别出病机乃至方证之后,仍然有意识(或潜意识)对所辩方证进行“审判两道关”,这样,就会把最初60%的有效率提升到80%的有效率。
有人会说,不会吧,我跟老师抄方的时候,似乎也没见到老师进行“如此复杂的思考啊”。其实,这一切思考,都如同风驰电掣、灵光闪现,甚至于老师自己都不一定能够觉察到。但是,任何一位优秀的医师,一定会在确定出方证之后,再继续对其选定方证进行“复核”,特别是所选方证一定要和脉舌、望诊、主症严密吻合,至少也不能发生冲突啊!
43
发表于 2010-7-19 12:22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吵归吵,闹归闹,有吵有闹才热闹,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烂白菜。
44
发表于 2010-7-19 12:42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我转载一篇刘观涛师兄写的文章给你,或许你可以有所体会。
tju 发表于 2010-7-19 11:19


不知是哪位师兄,能把观涛师兄的文章领会的如此透彻。
45
发表于 2010-7-19 13:39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哈哈,好快的剃刀,既往不咎了{:1_148:}。以后还会光顾你的帖子的。我主要是上网新手,不懂得规矩。发帖数很少。我是以课本为主的。这一点tju(可以证明)。一般不上***学习。
46
发表于 2010-7-19 13:40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本帖最后由 冯文全 于 2010-7-19 14:09 编辑

回复 39# 霜寒


     我只是用我的文字,记录我跟师的所得所想。没有必要强求你们跟我一个观点,我现在就是这么认识的,你可以不同意,但是我就是这么想的!我不会故意的把自己的思想提高到和老师一个层次,就像您对于功能五态的认识一样。
   “同化”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我没有文化侵略和思想掠夺的嗜好。
   再者我想请问阁下,您的那篇帖子被删了?你可以请联想的风帮你看看。
   还有就是奉劝您,断章取义只适合狡辩。
   伤寒论需要回到原文中去读,而不是拿出来截取的只言片语。为什么不合,为什么合,书中早有分晓。
   还有下次请您看明白我的文章再发表,第四个问题,文章里回答的很清楚。不做解释。
47
发表于 2010-7-19 13:40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传统的教科书一派!表情不会发哈哈
48
发表于 2010-7-19 13:41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回复 43# 杏林求知


    呵呵 说的极是!
49
发表于 2010-7-19 13:54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还有,我真的不知道“极端”二字从何而来。历史不断的向前发展,后人总是在某些方面超越前人的!张仲景告诉我们的是辨证论治。纲举六经,方掣杂病,但是无论是哪个病亦或是哪个方子,似乎都在跟我们说要辨证论治。“.......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柴胡也罢,柴胡桂枝也罢,柴胡桂枝干姜也罢.......我们读的是仲景的意,而不是这些简单的形。
    经方的加减是经方发展下去的灵魂,你可以改变剂量,你可以增减药物,你可以方剂相合......。但是前提是辨证论治。
    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你为什么想那么多金钱的因素?哪个贵,哪个便宜,有的时候你会因为想赚钱而舍弃最合适的便宜药,有的时候你会因为给患者省钱而舍弃最合适的贵药,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医生的脑子里只有病人!你只需要考虑的是针对这个病人,这个体质,此时此刻患者的发病情况,精准的选择最合适的方剂和药物。我举的是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例子。
50
发表于 2010-7-19 13:58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那我也既往不咎了,呵呵 霜寒同学,希望我们可以继续讨论下去。
51
发表于 2010-7-19 14:06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回复 45# 霜寒


    我会非常欢迎你光顾我的帖子,对于这样的争论很热闹,很有意思。希望你我继续努力!争论归争论,但是没有必要争吵,既然大家都是热爱中医的人,那就是同道。以和为贵!
52
发表于 2010-7-19 14:14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回复 40# 联想的风


    我同意联想的风的观点!
53
发表于 2010-7-19 14:22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回复tju老师
提三点
1、水神大医啊,你发你师兄的文章给我读,我已经读了。写的不错,但是这与我和剃刀老师讨论的大致一样。得等我走进你们这一派我才能懂得。你对我的知识结构应该有所了解,我所指的辨证不是“症—证—方”“根据“全部脉舌症状”,先进行“辩证知机”(症—证)。辨清病机之后,再辩方证(类方——方)。“从辩病机入手”的辨证论治,遵循“症—证—类方—方”的顺序”。我指的是辨思想!大医医国,中医给人的是无限的思想,有限的经验。辨"症-证-类方-方'是写的不错,但是没有思想的机械辨证只能是小辩证法。不懂五运六气、河洛图书、疾病的发展、五行的生克制化,人体的功能演变、五脏与经络辨证的魅力这个动态过程,只是一味的套用现成的思路“症证类方方”一个人的病因:“从此刻他处在的宇宙、天体、地球、他与周围这是纵向,还有横向从他出生到他现在的状态以及推测他将来的状态”这个过程才是病因。你看看你师兄的辩证虽然说了传统辨证以及很多辨证方法,都是针对患者目前的病情,这是可悲的。这样的中医是可以重复的,被日本、被韩国、被国外!但是我觉得真正的中医是复杂的。记不记得在研究生答辩会上的一句话:“辨文化与辨神才是辨证”
2、就具体你师兄的文章:“见到“咳喘”就考虑为可能是“麻杏石甘汤(里热证+表闭证)、小青龙汤(里寒饮证+表闭证)、苓桂五味姜辛汤(里寒饮证+无表证)等等咳喘类方剂”;再排查咳喘类方剂中哪个具体方剂能与“全部脉舌症状”之病机相同,最后确定具体方剂。比如,看到有表证之症状,则考虑选用小青龙汤;看不到表证之症状,可考虑选用苓桂五味姜辛汤。在辨类方这个环节上就是不对的。思维太局限。按照冯世伦老师开出的方子可能有效。但无限的思想不可被束缚开出的方子也许更耐人寻味,老师上周一个咳喘病人复诊已好,他开出了理中汤。“看到厚腻黄苔,就考虑为可能是“三仁汤、八正散、四妙散等湿热类方剂”,再针对具体病机进行排查。“从辩证入手”的辨证论治,遵循“症—类方—方”的顺序。”这个更是局限的厉害。用温真阳的方法也可以驱除黄厚腻苔,如真武汤、附子汤等,而何苦选用八正散之类?
3、中医的辨证取决于'象”划归在你视野里的“象”越多,你的辨证就越准确,也就越接近大辩证法、大生理法、大生态法。大到日月星辰 历史长河 小到患者的一个小小的动作。

10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0朵
54
发表于 2010-7-19 16:23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哈哈,好热闹。
坐井观天没有错,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是“坐井”。
高老师走的路子和冯老完全不同,但并不影响他拜入冯老门下继续深造。
当我们在高谈阔论天道地道、瞧不起日本人搞的方证对应时,日本人使用经方的疗效达到了让我们惊奇的程度。看看《皇汉医学》,看看日本人的认真、务实,大家会冷静下来的。
我不认为日本人搞得有多好,但我认为我们能从日本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1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1朵
55
发表于 2010-7-19 16:26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回复 44# 联想的风


    这篇文章就是刘观涛师兄自己所写,呵呵
56
发表于 2010-7-19 16:30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中医的传承需要许许多多象高老师这样的老师,也需要许许多多象冯文全、余晖这样的**。
年轻人说话欠圆滑,但敢于实话实说的也正是这些年轻人。
中医的希望也在于他们。
57
发表于 2010-7-19 16:38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支持冯文全、余晖们继续实话实说。
58
发表于 2010-7-19 16:49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回复  联想的风


    这篇文章就是刘观涛师兄自己所写,呵呵
tju 发表于 2010-7-19 16:26


这我知道,我跟观涛的关系很好,他的这些稿子是都读过,我现在感兴趣的是您是哪位师兄呢?
59
发表于 2010-7-19 16:50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哈哈,好热闹。
我不认为日本人搞得有多好,但我认为我们能从日本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红帆船 发表于 2010-7-19 16:23


说的不错,择其善者而从之,我们在学术上不应有什么偏见。
60
发表于 2010-7-19 16:51 | 只看该作者

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说三道四

恩,你的意思我看懂了。其实说了这么多,你也就是想强调我们诊病的思路需要扩大,不单纯局限在根据症状体征来处方用药,需要把人放入自然之中去考虑。但要懂五运六气、河洛图书、疾病的发展、五行的生克制化,人体的功能演变、五脏与经络辨证的魅力是何等艰难的事情,运用大辩证法治病的都是千古名医,到现在能有几人呢?

当然你的这种辨证思想可能是我们每一个医生一辈子都在努力的目标,但未必就能实现。摆在你面前的是一隔一个受着病痛折磨的患者,当务之急需要你解除病痛。无论我用我的小辨证也好,你用你的大辨证也好,解决患者病痛是第一位的。曾经的走街串巷看病的人,或许就靠手里的几个方子治疗几个疾病,疗效颇佳,我们有必要去攻击他不辨证,不懂中医,思维狭隘吗?

我一直保持一个观点,就是治病和救人是需要分开的。为什么我选择学习经方的方证对应?因为其入手极快,疗效肯定,安全经济。其处方用药都有一定的规矩,不是在臆想,而是在讲证据,学习此不出三年绝对可以行道救人,但我们当前的教育体制五年,甚至八年都未必能培养出疗效可靠的医生,这一点你我都有体会。

希望霜寒尽快走进方证之门,然后我们可以讨论的更深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4 22:4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