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神经内科医学进展 > Lancet Neurol:2013神经病学总结之外伤性脑损伤

Lancet Neurol:2013神经病学总结之外伤性脑损伤

2013-12-31 11:20 阅读:1711 来源:医脉通 作者:孙福庆 责任编辑:云霄飘逸
[导读] 由外伤性脑损伤导致的死亡和长期残疾预计会进一步增加。精确的数据难以收集,因为在一些国家经常出现报告不全、无标准化定义和标准的情况。

    随着机动车辆的不断增加,世界各地外伤性脑损伤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在中等收入和低收入的国家。由外伤性脑损伤导致的死亡和长期残疾预计会进一步增加。精确的数据难以收集,因为在一些国家经常出现报告不全、无标准化定义和标准的情况。在高收入国家,与交通相关的外伤性脑损伤发生率正在下降,但老年人在家中由于跌倒造成的脑损伤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老年患者具有的合并症和服用的药物(如抗凝血药和抗血小板药)能恶化颅内出血性病变,这提出了新的治疗性挑战。

    预防外伤性脑损伤是保持大脑健康的最好策略。快速的驾驶和酒精影响下的驾驶已成功鉴定为导致外伤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通过最近几十年的教育和法律实施,它们的出现不断减少。所谓的注意力分散的驾驶作为一种新威胁正在出现;驾驶时使用手机(尤其是发短信)大大增加了公路交通事故的危险性,并与每年全球机动车引起的数千死亡相关。一项报告指出,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美国8110名受访者和欧洲七个国家的10338名受访者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在过去的30天里,年龄为18-64岁的司机中,21-69%的人至少一次开车时打电话,15-31%的人开车时曾阅读或发送过短信或电子邮件。除了教育和法律,这一问题需要技术解决方案,例如,在新汽车中结合无线和语音识别或利用科学技术使短信在汽车发动时不可使用。

    初次受伤后脑损伤的发展能恶化死亡率和发病率。挫伤是渐进性损伤的一个例子,有高达65%的病变在伤后第一天扩大。对严重外伤性脑损伤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的第一天进行研究,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区别组织中水分子的弥散。外伤性挫伤的三个不同区域已经确定:一个内部区域,具有不可逆的坏死损伤;一个周围区域,水弥散增加,可能表明血管性水肿;一个薄的外环区域,水弥散减少,可能表明细胞毒性水肿。利用PET研究发现,局部脑血流量(rCBF),从周围至血管源性水肿边缘在减少,并与细胞毒水肿区域相关。初次受伤之后的时间里,血管源性水肿区域进一步扩大,却无法检测细胞毒性区域。一个主要问题是核心周围组织的活性具有潜在的挽救能力。如果rCBF决定性的减少与细胞毒性水肿相关,保存或恢复灌注必不可少。这项研究确定了进展性伤害的机制及其时程,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了潜在的目标和适当的时机。

    因为死亡和永久性残疾,严重外伤性脑损伤的结果(儿童尤为严重)采用年损失的方式来说明。适用于儿童的治疗方法往往需要基于成年人的协议,而专门针对儿科人群的研究是迫切需要的。近年来,一些外伤性脑损伤实验进行的低体温测试并没有缓解结局,尽管在试验环境中它降低了颅内压并起到神经保护剂作用的事实。可以预料的最大程度的保护是及早开始降温、延长冷却时间并缓慢恢复温度。

    严重外伤性脑损伤患者需要紧急护理和延长康复治疗。恢复可能需要数周或数月,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改善仍然可检测到。一项针对极端严重病例的研究集中在住院康复期间的两个方面:恢复意识和达到功能性自立。在188名患者中有31名(16.5%)至少达到部分功能性自立,70名(37%)恢复意识。这一缓解花费了很长时间,出现微小应答状态平均用了9周(标准差为[SD]±4),平均18周之后达到功能性自立(SD±7)。患者入院进行康复时的年龄和严重程度是两种结果的显著预后因素,而重症护理的时间接近与结果显著相关。

    这里的选文不包括外伤性脑损伤所有范围的新研究。然而,问题和机遇都强调:流行病学仍不准确,老年患者需要个体化治疗,且有前途的治疗并不总是在小规模研究中确定。预防可以通过技术进行加固,损害机制的研究可以揭露新的可能性,且长期恢复可以使一些影响最严重的患者受益。

    相关阅读:

      2013神经病学总结之卒中

      2013神经病学研究进展之癫痫

      2013神经病学总结之阿尔茨海默病

      Lancet Neurol:2013神经病学总结之头痛

      Lancet Neurol:2013神经病学总结之多发性硬化

      Lancet Neurol:2013神经病学总结之帕金森病

      Lancet Neurol:2013神经病学总结之睡眠障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