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一市民近日到柳州市工人医院南院骨科,做腕管综合症微创手术。术前,医生推荐了一个医疗器械代理商,要求患者向对方购买手术刀。据调查,这款手术刀未经过招投标就进入了医院。
手术的费用已预付,术前的检查已做,相关的费用已花,现在居然没有做手术的手术刀。这医生的“生意”做的,真是高明,这手术刀患者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
其实医生直接向患者推销东西,还不是最高明的。去年曾有报道,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在一个心脏病学会议上批评国内存在心脏支架滥用的现象,“一半的支架都不靠谱儿”.而这背后,是高额的回报。全国政协委员董协良表示,安装一个心脏支架,患者要支付比出厂价高出数倍甚至十几倍的钱,心脏支架暴利已经超过了贩毒。
比起手术前推销手术刀,滥用药物、滥用心脏支架等器械这类现象更隐蔽。因为人家不是没有治好病,只是让你不知不觉多花了钱。说不定,医生在和厂家业务员数钱时,你还满怀感激地去送去了一面“妙手回春”的锦旗。
专家评论:“术前卖刀”只是告诉我们,一些医生已经彻底变成了厂家的“推销员”.客观地说,为了防止医生过度医疗,有关部门***了很多措施,但现在来看,漏洞仍然没有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