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肿瘤科医学进展 > 2013头颈肿瘤研究进展

2013头颈肿瘤研究进展

2014-02-14 08:53 阅读:1956 来源:医学论坛网 作者:孙福庆 责任编辑:云霄飘逸
[导读] 头颈部肿瘤包括鼻腔鼻窦、涎腺、口腔、喉、下咽、甲状腺及颈部软组织等部位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10%,70%的头颈部肿瘤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头颈肿瘤整体发病率低,病种及组织类型繁多,但多数病种预后较好。

    头颈部肿瘤包括鼻腔鼻窦、涎腺、口腔、喉、下咽、甲状腺及颈部软组织等部位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10%,70%的头颈部肿瘤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头颈肿瘤整体发病率低,病种及组织类型繁多,但多数病种预后较好。
 


    2013 年度头颈肿瘤的临床治疗进展主要概括为两方面——分子靶向药物在甲状腺癌治疗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人**状瘤病毒(HPV)阳性的口咽癌患者是否会传染配偶的研究。

    分子靶向药物在甲状腺癌治疗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是索拉非尼(Sorafenib)被证明对放射性碘治疗(**)抗拒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有效,另一种则是卡博替尼(cabozantinib)被美国FDA批准可应用于甲状腺髓样癌的治疗。

    甲状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头颈部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我国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4——2009年的5年间,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长近1倍。甲状腺癌中,分化型甲状腺癌最为常见,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0%左右,预后良好,10年生存率可达90%.少部分患者病情较晚,难以手术根治,需应用放射性碘治疗,但其中5%——15%进展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对放射性碘治疗抗拒,这部分患者在既往并无有效治疗方法。

    2013年,一项Ⅲ期临床研究表明,索拉非尼可延缓**抗拒患者的肿瘤进展。索拉非尼是可抑制血管表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酪氨酸激酶的口服靶向药物,是FDA批准的用于治疗进展期肾癌和肝癌的药物。

    该研究共纳入417 例** 抗拒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结果表明,索拉非尼组和安慰剂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PFS)分别为10.8个月和5.8个月,肿瘤消退30%的患者在索拉非尼组和安慰剂组分别为12%和0.5%,试验组42%患者肿瘤PFS 在6 个月及以上。索拉非尼对总生存(OS)的影响需要更长时间随访数据证实;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明确可能的标志物以区分哪些患者治疗对索拉非尼有效。

    2013年11月,另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卡博替尼获得FDA批准用于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的治疗。这一决定是基于一项有330 例患者参与的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来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不同,甲状腺髓样癌的来源于滤泡旁细胞(或称C细胞),癌细胞可分泌多种胺类、多肽类激素和降钙素等,此外还有5-羟

    色胺、组织胺、前列腺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样物质,导致部分患者出现顽固性腹泻,多为水样泻,但肠吸收障碍不严重,常伴有面部潮红。当肿瘤切除后腹泻即可消失,癌复发或转移时腹泻又可出现。

    甲状腺髓样癌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恶性肿瘤,约20%患者是家族性病变,散发病变约占80%.近年来,对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familial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FMTC)的研究越来越清楚,认为它是一种与RET基因突变相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甲状腺髓样癌对放化疗均不敏感,且与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同,甲状腺髓样癌无摄碘功能,对放射性碘治疗不敏感,一旦无法手术切除则无有效手段治疗,卡博替尼为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提供了一种备选的治疗方案。

    HPV阳性的口咽癌患者是否会传染配偶的研究

    口咽癌与HPV感染相关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往人们担心HPV阳性口咽癌患者是否可能通过性接触将病毒传染给他们的配偶,从而增加他们的口咽癌患病率。一项由D'Souza G等进行的研究回答了这一问题。研究包括了147例HPV阳性口咽癌患者和83名配偶,口咽癌患者主要为男性,配偶以女性为主。所有患者在诊断时

    和治疗1 年后分别进行口腔灌洗,检测HPV.诊断时,患者中66% 检测到HPVDNA,但1年后仅有7%存在口腔HPV感染;在配偶中HPV感染率为7.2%,75例女性配偶中,感染率仅有5%,和自然人群的感染率相似。与口咽癌最具有相关性的HPV16在54%口咽癌患者中检测到,而仅有2.7%的女性配偶阳性且未在男性配偶中发现。

    以上结果表明,HPV阳性口咽癌患者的配偶被传染HPV 的概率较低,可无须过分担心。

    总结

    靶向药物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前沿,较之全身其他部位,靶向药物在头颈肿瘤领域的应用目前并不普遍,本年度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基因突变有望成为头颈肿瘤新的靶点。根据已有研究显示,在头颈部肿瘤患者中已经发现了60 个肿瘤相关蛋白激酶异常,包括FGFR1、FGFR2、DDR2、EPHA2 和PI3K 通路,这些发现可能成为头颈鳞癌治疗的新靶点,针对这些通路的靶向药物部分已在临床应用,也为将来的临床试验提供新思路。

    相关阅读:
    骨与软组织肿瘤新进展
    2013年肝癌治疗进展回顾
    2013年黑色素瘤研究进展
    2013年妇科肿瘤临床进展
    2013乳腺癌进展及展望
    2013年食管癌诊治新进展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